以人名命名的品牌|品牌命名必要因...
200
2023-06-17
您是否對您公司/店鋪的名字有所重視,您知道這個名字和您的經營利潤有什么關系嗎?
店鋪命名的好壞,和利潤高低成正比。
好名字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滿足更多人的心理需要,刺激更多人的消費,反之,不好的名字則會使店鋪無人問津,人們連抬腳進去的想法都沒有。更別說去消費了。
可能會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但俗話說:“事實勝于雄辯”。看過下面的這則例子,就不由你不相信了。
1993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辰72周年,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南京市玄武區進香河出現了一個以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名字命名的“潤之酒家”。曾在南京軍區和江蘇省擔任過領導職務的二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及一批嘉賓出席了開業慶典。
“潤之酒家”的名稱惹得路人駐足不前,“潤之酒家”刻意營造的“紅太陽”的氣氛更是不同凡響。
兩扇落地式玻璃拉門分別貼著“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十個大字;店堂中央最醒目的位置,坐落著一尊酒家高價“請”來的毛澤東親切揮手的塑像,塑像的兩側分別為精心裝裱的“東方紅”、“太陽升”的書法作品;店堂頂部懸掛著一部大屏幕彩電,只要客人一到,屏幕上就會再出現領袖的風采,聆聽到《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等人們久違的歌曲;走進店堂兩側兼有KTV功能的包廂,迎面就是題有毛澤東詩詞的《水調歌頭· 游泳》和《沁園春· 雪》的山水畫;滿面微笑、彬彬有禮的服務小姐佩帶毛主席像章,手捧佳肴在各張餐桌前穿梭,聽候客人們的吩咐。
“潤之酒家”的營造氣氛并沒有局限于“所見所聞”,在“所嘗”上也動了一番腦筋,翻開菜譜,名列首位的就是毛澤東生前頗為喜歡的據說有補腦功能的紅燒肉-------當然,直呼其名未免會少了一些文化氛圍,故 酒家將其易名為“潤之益智膳”,緊隨其后的是頗具毛澤東家鄉風味的湖南臘肉,東安仔雞,口蘑湯泡肚等。
異軍突起的“潤之酒家”迅速吸引到一批慕名而來的客人。
來感受一番“紅太陽”的氛圍。于是進門先向毛澤東塑像鞠躬敬禮者有之,和著“紅太陽”歌曲,跳起令人唏噓感嘆的“忠字舞”的也有之,邊吃邊回憶“文革”期間荒唐之事的也司空見慣。
雖然“潤之酒家”的地理位置不佳,雖然酒家開業后適逢餐飲業淡季,雖然酒家的三位股東均屬剛涉“海水”的門外漢,但憑著“潤之酒家”的招牌和與之配套的就餐環境,生意居然還不錯。
本來已做好開業后半年內虧本的三位股東,驚喜的發現自己還賺了不少錢。或許是“潤之”在天之靈的庇佑,其他餐館、酒樓時有所見的白吃白喝、酗酒鬧事等不法現象,在這里從來沒有發生過,光顧這里的客人也從市區發展到市外、省外和境外。
毋庸諱言,從“潤之酒家”的招牌掛出的第一天起,人們對此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有人認為只要經過登記核準使用,不必大驚小怪;還有人認為用領袖的名字做招牌生財牟利既不嚴肅,也傷害了人們對領袖的感情。
來自民間的這些爭議,不僅沒招來“摘牌”之禍,反而使“潤之酒家”的名氣大增。
真正使“潤之酒家”的名氣蜚聲全國,乃至最終“葬送”“潤之酒家”名稱的,首先是江蘇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部記者沈力男撰寫的一篇文章《用領袖的名字做招牌合適嗎?》。后來引來工商部門的重視并要求限期整改改名,萬般無奈下只得改名。
接著又提議“無名酒家”,結果又被駁回,因為有發泄不滿之嫌。
后來這個店名千呼萬喚出不來,生意也一落千丈。
從這一實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店名與效益的關系,即店名等于效益。
同樣的一家餐館,其他方面的條件都沒變,僅僅改換了名字,而其效益卻因此而出現天壤之別。
看過這個例子,恐怕任何人都能領悟到店名的威力和作用究竟有多大。
可以肯定地說,不僅餐館是如此,其他行業的公司店鋪也是如此。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