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的葬禮習俗
60
2023-07-09
印尼的葬禮習俗有著奇特殯葬文化:“伊參伯(意為取骨)”在印尼加里曼丹群島南部西翁縣達雅克。瑪雅安民族的傳統火葬卻別具一格。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民族都盛行火葬,印尼有著奇特殯葬文化:“伊參伯(意為取骨)”在印尼加里曼丹群島南部西翁縣達雅克。瑪雅安民族的傳統火葬卻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的是他們聽火化的不是剛死去不久的尸體,而是已入土多年的尸骨。這種葬禮儀式達雅克民族將之稱為“伊參伯”。
“伊參伯”達雅克族語之愿意是“取骨”。即按照其民族之傳統習慣認為人死去之后,亡靈仍不能回到天國去,因此必須有人引路將其靈魂帶回極樂世界天堂去。進行一次“伊參伯”葬禮往往要歷時7天7夜。首先,人們從死者的墓地里挖出尸骨,將它裝入2米長的樹枝紡織成、形似臼的“小棺材”里。如內裝的女尸骨,“小棺材”的頂端紡織成鷹形,若裝有男性尸骨,卻編成龍形,然后將這些“小棺材”整齊地排在事先架好的形似織布機又似船的木棚內,木棚架上刻有各種花紋,涂上各種顏色的油漆。
伊參伯葬禮中饒有風趣,且最耐人尋味的是宰牛了。儀式舉行之前7日,將一只水牛禁閉于公夠一只牛站立的牛棚,用黃、綠椰葉各扎一邊牛角。儀式開始,由4位壯漢將該牛從牛棚牽出,從四面拉緊事先綁好在牛頭上的繩子,緊接著用一根鋒的長矛刺向牛頸,水牛痛得原地打轉。這時死者的家屬將一把把米往水牛身上灑去,主持葬禮頭領就開始祈禱:“請死者們將這頭水牛帶到天國去喂養吧!”在水牛打了7圈轉轉之后,這4位壯漢手持長矛、棍棒向水牛的腹部、背部、頸部刺去、打去,人們喝彩、吶喊,直到水牛倒地,慢慢死去為止。
燒骨儀式是伊參伯葬禮中別開生面的儀式。開始,4位壯漢按傳統儀式抬著裝有尸骨的“小棺材”,后面跟著死者們的家眷,他們手中提著用藤子織成的籃子,內裝有衣服,食品,各種水果的種子諸如甘蔗、紅毛丹、椰子等此類的種子,還用香蕉葉編積廚房用具,用樹枝制作彈弓等,并在籃蓋上寫有死者之姓名。一一通過事先造好的7層梯形的木階梯,整齊地擺放在搭在橡膠園村中舟形的木棚內待燒。
在主持儀式頭領:“諸位死去的父老鄉親們,我們以木舟將你們的英靈送到天府去吧,讓你們在那里安息吧!”的祈禱聲中,死者的家屬盤膝圍坐在“小棺材”周圍灑米粒,以哭泣同死去的親人告別。然后4位壯漢點燃木棚。死者生前親朋好友向火堆中扔些布料、模擬型的生活用品等以示懷念之情。
以上儀式共歷時6日,第7日便是伊參伯儀式的最后一日,這一天是護送亡靈往天府。他們將死者焦骨和骨灰帶到80年前建造的當地居民稱為丹巴克的小靈屋里,死者家屬再次祈禱著、哭泣著與死者告別。雖然每一死者家屬舉行三次伊參伯葬禮儀式必須耗5萬盾印尼幣,還得交出2條豬、2只雞,外加180公斤的米,然而他們卻感到欣然,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通過這樣的儀式,才能將亡護送往天國去,以實現其多年的心愿。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