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名山:河南嵩山
37
2023-07-06
嵩山地區(qū)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之一。嵩山地區(qū)不僅風景優(yōu)美,而且文化高度繁榮,這里道、佛、儒三教薈萃,三教中最早、最具影響力的典型代表,今天依然散發(fā)著迷人的魅" />
風水名山:河南嵩山
嵩山地區(qū)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之一。嵩山地區(qū)不僅風景優(yōu)美,而且文化高度繁榮,這里道、佛、儒三教薈萃,三教中最早、最具影響力的典型代表,今天依然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
太室山下的中岳廟,始建于秦朝,是嵩山道家的象征。
太室山南麓的嵩陽書院,是嵩山儒家的象征,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
少室山中以少林武術(shù)聞名于天下的少林寺,是嵩山釋家的象征。
古時,嵩山名為“外方”,夏商時稱“崇高”?!秶Z·周語》稱禹之父鯀為“祟伯鯀”,“崇高”之名緣結(jié)于此?!妒酚洝分杏涊d:“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據(jù)東漢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時稱“岳山”,周平王遷都洛陽后,定嵩山為“中岳”,五代以后稱“中岳嵩山”。唐武則天(公元695年)封禪嵩山時,改中岳為神岳。自北宋以下,俱稱中岳嵩山至今。
嵩山嵩山屬伏牛山系,主脈在登封境內(nèi),連綿六十多公里。嵩山中部以少林河為界,中為峻極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嵩山是其總名。古人以太室為嵩山主山,太室少有奇峰,東西起伏如眠龍,故有“華山如立,中岳如臥”的說法。兩座高山層巒疊嶂,綿延起伏于華夏民族萬里母親河黃河南岸。歷代的帝王將相、墨客騷人、僧道隱士,根據(jù)這些山峰的形態(tài),給這些美麗的山峰命名,遂有七十二峰之說。
這些山峰是根據(jù)其坐落方位、形狀、外貌、名人遺跡、神話傳說而命名。往往每一峰名就包含一個有趣的故事。玉鏡、獅子、虎頭、玉柱、香爐、羅漢、玄龜、臥龍、老人、石筍、卓劍等峰是以形狀外貌而命名。玉鏡峰,“皎皎冰盤營百圍,廣寒宮殿見依稀。春山萬疊渾如洗,浮翠光中一鏡飛。”臥龍峰則是“頭角低回蘚蔓封,蛇蜒端似臥真龍。旱乾歲禱多靈應(yīng),時見油云出此峰。”老翁峰,“翳霧埋云皓首翁,難將書傳考前蹤。商山羽翼朝家后,化作中天一石峰。”而卓劍峰,其狀為“一峰卓立列嵩中,紫氣騰騰射斗虹。昨夜洞賓經(jīng)過此,卻遺長劍倚崆峒。”起云峰、望洛峰、太陽峰、連天峰等顯然以其坐落方位命名。望洛峰,有詩云:“憑高懶上三山頂,望遠偏驚兩月空。試向此間登眺處,洛陽形勝在嵩中。”登嶺可見洛陽。太陽峰,“榻搖經(jīng)影來山麓,錫柱晴光出嶺頭。獨步高明時正午,頃令萬壑失陰幽。”峰頂高明,日光畢照。少陽峰,“曉星才撤曙方明,乘興探奇陟少陵。忽覺丹霞來襲體,不知旭日自東生。”連天峰,峰勢獨高,望之若與天接,可謂,“天連嵩嶺嶺連天,曉抹青云晚帶煙。且說匡廬高萬丈,與天連也未相連。”一些峰名同統(tǒng)治者神化自己有關(guān),而利用嵩岳神化自己莫過于漢武帝了。許多峰名同他有關(guān)。如黃蓋峰,相傳漢武帝在峰下獲“玉人”,時此峰上有黃云如蓋,故名。萬歲峰,相傳漢武帝至此聞山呼萬歲,故名。會仙峰,相傳漢武帝在此下棋而名。系馬峰,是他封禪系馬之所。八角井則是他煉丹之處。鳳凰嶺的命名在唐代,相傳唐高宗登游時有鳳凰飛集其上,故名。統(tǒng)治者以“神”來鞏固自己的特權(quán)地位,其用心可謂良苦了。
嵩山峰秀,水也美。嵩山同其它名山一樣,是座文化山。中國多姿多采的傳統(tǒng)文化在此交融薈萃。除已經(jīng)中國化、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部分的佛教文化外,中國古文化的遺傳以及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也在這里蓬勃發(fā)展。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