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圣諸葛亮的故里山東沂南(...
65
2023-07-07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被封為蜀國丞相、武鄉侯。父母早死,為避東漢末戰亂,隨叔父到荊州。叔父死后,在南陽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躬耕隱居十年,結交士人,運用《奇門遁甲》觀察天下大勢。他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曹魏的司馬懿與他多次交兵后,亦贊嘆他是“天下奇才”,著有《金函玉鏡奇門遁甲》等易學著作。諸葛亮在陽都故城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在這里學習知識,生活成長,為他以后建功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諸葛亮是一位超越生活時代的人物,成為勤政的楷模,為相的典范,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征,被后世尊為“智圣”。
諸葛大名垂宇宙,諸葛文化源流長。山東省沂南縣是諸葛亮故里,諸葛家族的發源地,“沂蒙紅嫂”的故鄉,孟良崮戰役的發生地,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北寨漢畫像石墓群的所在地。
近日,應邀對諸葛亮故里進行了考察,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光榮的革命傳統,秀美的山川風光,淳樸的民風民俗,蓬勃的現代氣息,廣闊的發展前景,將給您帶來新的感覺、新的感受、新的感動。
西山諸葛亮公園(亦稱臥龍公園.諸葛亮公園.臥龍源景區.)建在風景秀麗的沂南縣城西山腳下,公園大門前有人民街連往市中心。公園內有世界體量最大的諸葛亮銅像一尊,用銅3.5噸,身高7米,總重7000公斤。并建有浮雕總長50米,共計14幅,每幅5.25平方米,石雕均據《三國演義》故事雕刻而成,記載著諸葛亮的輝煌戰績。另有漢白玉雕刻而成的九龍碧,仿古花崗巖雕刻戰馬,龜駝碑等,碑文刻有諸葛亮的前后《出師表》。
《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中有詩句云:“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大家看后不免疑惑:難道諸葛亮真的能呼風喚雨不成?
實際上,認為諸葛亮有所謂的“借東風”之能,不過是因為人們不明就里而不知不覺間步入的一個誤區。
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巧借東風火燒曹軍,是因為他深諳易經十二辟卦(消息卦)之理。十二辟卦代表了生命乃至宇宙的消長,根據乾坤二卦所辟的卦,就叫做十二辟卦。十二辟卦中,各卦代表一個月份,泰卦代表正月,大壯卦代表二月,夬卦代表三月,乾代表四月,姤代表五月,遁代表六月,否代表七月,觀代表八月,剝代表九月,坤代表十月,復卦代表十一月,臨卦代表十二月。
坤卦,代表十月,是立冬小雪節氣。坤卦是全陰之卦,天地間之放射能,此時已全部吸收、入地,但陰極則陽生,所以在十月立冬后,必會有小陽春,有一兩天風轉東南,當年諸葛亮借東風,就是通曉《易經》氣象的道理,知道十月立冬之后,西北風一定不會天天吹,根據氣象的推算,有一兩日必會刮起一陣東南風,所以故作玄虛,筑壇祭風,反正一日借不到的話,二日三日下去,早晚可以等到東風。果然被他等到,大破曹軍五十萬。
曹操大敗之后,閉門讀《易》,研究到《周易》蠱卦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和立冬時,正值坤卦當令,其中有一陽來復的道理,哈哈大笑,悟出了東南風的道理。五十萬大軍的損失,才讀懂了《易經》,代價真不能說不大呀!
《三國演義》所描述,他有奇門五行之術,可演八卦之陣,那么一定讀過,因為八卦之術就出自《易》其兵法之“詭道”也如書中,“陰陽實虛”之理。
諸葛亮對《易》理的精熟和成功運用,實與漢末尤其是瑯琊地區《易》學的發達是分不開的。諸葛亮出生于瑯琊陽都,即今之山東省沂南縣磚埠鄉孫家黃疃一帶,而他于興平元年(194)隨叔父諸葛玄離開故鄉時,已是十四歲了,這個年齡正是他束發授書和人生觀開始形成的時期。我們知道,漢代的瑯琊地區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易》學中心,不但易家輩出,而且《易》學流派眾多。我們今天所見的《周易》通行本,是由齊人田和傳下來的,而田和《易》學即得自瑯琊東武孫虞。此后,田和又傳《易》于東武王同(子中),王同著《易傳》,時淄川楊何,臨淄主父偃皆受《易》于王同,大行于時。漢代《易》學立有學館的有三大家,即施、孟、梁丘,其中的“梁丘”即梁丘賀、梁丘臨父子,便是瑯琊諸縣(諸葛亮祖籍)人,瑯琊學者王吉又遺其子王駿從臨受學。“施”派《易》學的主要傳人也有瑯琊人魯伯和邴丹。此外,漢代流行于民間的《易》學還有兩大家,即費直和高相,而瑯琊王璜則是費直《易》的嫡傳。費直長于卜筮,無章句,徒以《彖》傳,《系辭》、《文言》等解說上、下經,王璜皆能傳之。試想,處在這樣一種濃厚的易學氛圍中,素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長于巧思”(陳壽語)的諸葛亮,即使只是耳濡目染,也定會受其影響,何況諸葛氏家族對學術問題的關心還是有傳統的。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