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夫葬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形勢反此。法當破死。故虎蹲謂之卸尸。龍踞謂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騰去。經曰,勢止形昂,前澗后岡。龍首之藏。鼻顙吉昌,角目滅亡。耳致侯王,唇死兵傷,宛其中蓄,謂之龍腹,其臍深曲,必后世福,傷其胸肋。朝穴暮哭。”
郭璞《葬經》云:“玄武不垂者拒尸。”注曰'“主山高昂,頭不垂伏,如不肯受人之葬而拒之也。”
繆希雍《葬經翼·穴病篇》云:“玄武拒尸者,星峰無降勢也。”玄武昂首,是龍脈未盡,非結穴之地,故而葬之不祥。
《葬經》云:“夫氣行夫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其勢高昂,是未止也。即或脈已盡,高昂而無拱持情態,拒之而不欲納,亦為大兇。又玄武山勢之來,如果不是斯趨垂伏,而呈突兒而斷之狀,不見玄武之首,是為玄武蔵頭,亦為不吉。
太極之巔風水網給大家翻譯為現代文:玄武拒尸是陰宅風水術語,按照標準的好風水的墓穴,應該是葬墓的左邊為青龍蜿蜒盤旋、右邊以白虎貼服溫順、前面以朱雀狀翩翩起舞、墓后以玄武狀垂頭馴服。如果墓穴的地勢后面的玄武之地地勢凸起,像玄武抬頭,看起來不愿意接受墓主之尸體,這就是玄武拒尸。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