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老張侃詩詞古代詩人或者詞人內心都有建功立業的渴望,即便是耗盡一生的心血,耗盡青春也毫不吝嗇。他們不害怕付出,害怕的是人到中年卻一事無成,面對滿眼的秋色,內心悲苦不已,在思鄉的漂泊和夢想的難以實現中間左右搖擺。?此時他們的心是最失意的,也是最有詩意的,所表達的情感也是最為悲苦的。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詩詞就是其中的經典之作,很好地還原了什么叫失意人生。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這一首宋詞就是柳永的《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是人到中年的柳永最經典的也是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詩詞的一開始就可以看到一個落寞的詞人形象,他騎著馬在長安古道上緩緩前行。他聽到的是什么呢?“高柳亂蟬嘶”;他看到的是什么呢?“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此情此景正是秋意漸濃的季節,他懷才不遇的人生,同這滿眼的秋色一起,都帶給他滿腹的愁苦。他曾經在長安城漫步一生,可惜人到中年收獲的卻是一事無成。雖然年少的時候調侃“奉旨填詞”,但人到中年之后對于功名的渴望卻越發濃烈起來。?可惜年華逝去,有心卻早已無力。但面對此情此景又能如何?“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歸去的云一去杳無蹤跡,舊日的期望何處去尋?以天邊的白云起興,內心不乏對的幾十年光陰的逝去有后悔之意。心中的他自然是后悔的,這十幾年來,就這么白白的浪費,以至于到今天一事無成,這種感覺是最為痛苦的。以后的自己能夠追求什么呢?之前雖然已經失意,但畢竟有大把的人生可以揮霍,可以爭取;但如今,“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沒有了少年時所擁有的時光,空有雄心壯志,所擁有的只能是長安古道上那一顆漂泊的靈魂。?柳永的人生確實足夠悲苦,他和古往今來諸多的失意詩人一樣。年少時輕狂,雖然在詩詞當中度過了風花雪月的歲月,但人到中年以后卻擋不住內心的悲苦。就如同那句歌詞一樣:是的我錯過了你,但思念又何曾放過我。是的,我錯過了年少時的一切,包括時光,包括雄心,包括機遇,所以到如今,這滿心的后悔必將伴隨我度過這一生。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