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補償原理,國產稀布陣雷達實...
817
2023-10-03
近日,網上出現了一張南部戰區海軍某防空旅發射紅旗6A防空導彈的照片,背景是一片高低不一的“竹竿”,這就是正式部署的稀布陣綜合脈沖孔徑雷達(SIAR)。央視2套曾在2018年3月18日《對話》欄目的總師時刻,放出了該雷達的模型,但實物還是首次曝光。
根據稀布陣綜合脈沖孔徑雷達的設計總師、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吳劍旗在電視節目中的介紹以及他寫的論文,稀布陣綜合脈沖孔徑雷達是一種新體制先進米波反隱身雷達,采用米波長大孔徑稀疏布陣、數字綜合脈沖和孔徑的方法,既具有米波雷達反隱身能力強的優點,又克服了傳統米波雷達角分辨力差、測角精度低和抗干擾能力弱的缺點。
稀布陣雷達最早是法國航空航天局(ONERA)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新體制雷達概念,基本原理為:發射時,將激勵信號進行正交編碼,使各無方向性輻射單元的輻射信號在空間不相干疊加,即進行全向輻射;接收時,首先根據編碼識別出各輻射分量,然后就指定的分辨單元,分別對各輻射分量分別做相應的時延和相位補償后求和,恢復經傳播衰減了的原激勵信號,進而檢測出目標。結構上,稀布陣雷達就是把很多高低不一的發射和接收單元稀疏地分布在一塊較大的場地上,如同昆蟲的復眼一樣進行對空探測。
稀布陣雷達工作在米波波段,是因為隱身飛機主要是對微波雷達有良好的隱身能力,雷達反射截面積很小,但是難以對米波雷達實現隱身,如果那樣飛機將會大的不成樣子。因此,米波雷達天然具有反隱身性能。但是,傳統的米波雷達固有缺點就是角分辨力差,測角精度低、抗干擾能力差。所以美國人一度認為米波雷達只是理論上具有反隱身能力,實際用處不大。更重要的是,美國在隱身飛機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并且利用這個優勢去打別人,沒怎么考慮別人發展隱身飛機會打它,所以就沒有興趣發展反隱身的米波雷達。
但是我國面臨隱身飛機的巨大威脅,因此對米波雷達的反隱身特性很看重,并下了大力氣解決傳統米波雷達的固有缺點。提高米波雷達角分辨力主要有兩個辦法:一是采用超分辨算法,二是增大天線孔徑。前者難度太大,而后者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稀布陣綜合脈沖孔徑雷達就能非常方便地將天線陣孔徑布大,達到所需的角分辨力。根據吳劍旗總師的論文,3米的工作波長采用20米直徑的環形布陣,即可達到方位0.5度、仰角5度的分辨力。如果陣面適當傾斜,仰角分辨力可提高到2度左右。因此,稀布陣雷達不僅能夠擔負對隱身飛機的警戒任務,還能用于引導。
稀布陣綜合脈沖孔徑雷達除了反隱身性能好,還具有低靈敏度接收、長相干積累、絕對帶寬大、自適應干擾置零、隱蔽性高、低截獲概率(LPI)性能好、易修復、可移動性較好等優點,因而具有比傳統雷達更好的抗干擾能力和抗毀能力。例如現在的有源干擾形式只有噪聲阻塞式干擾能夠對稀布陣雷達起作用,而瞄準式干擾、欺騙式干擾都無效;硬殺傷的反輻射導彈對于米波雷達基本無效。
稀布陣雷達的部署,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發現隱身飛機的能力。需要說明的是,稀布陣雷達并不是單獨使用,而是與之前出現的大型旋轉單陣面的米波反隱身雷達組網,共同對隱身飛機進行探測。(S)
《聯合防務》原創出品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