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久坐無禪瀘州,地處四川東南部,沱江與長江的交匯之地,東接重慶,南連貴州。有“酒城”之稱,故大小酒廠較多,以“瀘州老窖”為最。納溪,地處瀘州南部,永寧河與長江的交匯之地。蔡鍔將軍及朱德元帥等曾率護國軍在此擊退袁世凱的征滇軍,此戰在護國戰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的老家,在納溪區豐樂鎮,四川盆地邊緣地區典型的丘陵地帶,或高或低的小山丘,靠著一塊塊或大或小的水田,以及或平或斜的莊稼地來連著。各家的住房也就隨著山丘的走勢依山而建,星星點點般錯落著,所以既無較大的村落,也無一定的朝向。我家所在的生產隊面積不大,山丘十來個,一條石塊卡成的公路,自西北往東南穿心而過,然后跨過東南方的那條小河彎向龍灘;小河自東北向西南,隔開了鄰村,綠帶般飄向通水坳。祖居為立材⑴建筑,面朝小河,背靠貓山,右倚公路,左托水田!離家千萬里,不忘生長地!生長之地向來是親切的,兒童的歡樂、少年的懵懂,都是在這里發生,其中就有無數的游戲伴隨;今天想來,自是心暖!所有的小孩們都會游戲,游戲也多半會有玩具,今天亦然,且盡顯科技與智慧,和我們的兒時不能相提并論。但是對于玩具的制作能力,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會偏強一些,因為那時我們買不到,更沒錢買,只能自制。然而不管游戲如何,玩具怎樣,我想所帶來的歡樂是一致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點,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可是記憶是有限的,社會發展的速度越快,記憶期限就會越短,特別是日新月異的今天,所以,在懷念少年時代的同時,有必要進行一定的記錄——至少文字會讓我們記得更久一些。后文中,將逐一對我們兒時的游戲和玩具,以及那個時代的事與物,語言及習俗向讀者敘述。且不說這種文字記錄有用與否,就說我是“懷舊”吧!敬請期待,此謝!注解⑴:多依山勢而建,穿斗式構架,以粗直木材為柱為梁,用木板(也有竹片)間隔出大小房間,多是清代時間的建筑。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