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資料,重慶最重要的文物...
474
2023-10-19
提到大足這座城,大家無一例外的都會在腦海里立即閃現(xiàn)4個字:大足石刻。沒錯,大足石刻作為重慶最重要的文物古跡之一,與大足城市息息相關。今天我來到大足,我將為大家展現(xiàn)一個真實,全面的大足石刻。話不多說,開啟我們今天的旅程。
大家稱呼的大足石刻,實際上是一個統(tǒng)稱。大足城中,有多個地方都存在大量的石刻古跡。而這其中以寶頂山最為精美和集中。寶頂山石刻造像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止于淳祐九年(1249年),前后歷時70多年,是南宋的著名僧人趙智鳳所主持營建的“密宗”佛教的道場,共有石刻13處,造像數(shù)以萬計。其規(guī)模之宏大,工程之艱巨,價值之寶貴,完全可以與著名的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媲美。大足石刻為何有如此高的價值呢?且看我細細分析。
價值1:難度極高的制作工藝
大足石刻作品大部分都是依靠山體巖石而修筑。修筑的年代距今大約800多年,而那個時候的工具是非常的匱乏的。換句話說,當時的修筑只能依靠人工一點一點的開鑿。中國有個成語叫愚公移山,這其實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并無史料可考。但大足石刻的修筑,就是一種現(xiàn)實版的移山工程。雖然不至于把整山移動,但在險峻的山體上打造出這么多藝術形象,難度是顯而易見的。它比起國內(nèi)三大石窟的工藝一點都不遜色,所以工藝技術是體現(xiàn)它價值的第一個層面。
價值2:極高的文物價值
大足石刻普遍建造年代是晚唐到兩宋時代,跨度約250年左右。石刻的藝術形象中不乏有一些當時人物的借鑒,這就為后人研究唐宋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形象資料。再者,石刻多用為佛教文化傳播,所以研究大足石刻就能很清晰的收獲9世紀到13世紀這段時間中國佛教文化的情況,是非常寶貴的資料。不僅如此,在1999年12月1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在摩洛哥王國馬拉喀什市舉行的第二十三屆會議上作出決定,將中國的大足石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這也佐證了大足石刻在國際文化層面上的重要性。
價值3:傳承教育意義
其實佛法本來就是一種教育方式。大家信佛,也是讓一種信仰的力量去約束自己的一些不好習慣。所以在大足石刻作品中,教育的意義也是非常明顯的。這其中編號15的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最為突出。它分為兩層,上層為七佛半身像;下層則是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它以11組雕像表現(xiàn)儒家孝道觀念的父母十種恩德,每組均有方碑刻標題和頌詞。雕像真實生動的反映了父母對兒女的深摯感情,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大足石刻,因年代久遠,且大部分是暴露室外,所以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侵蝕。但這并不妨礙我們?nèi)バ蕾p,對于這樣的藝術作品,我建議大家應該放緩腳步,細細品味。每一座雕像,每一刀打鑿都是前人用心去制作。就算文化差異或者信仰差異,讓你無法去領略其中之玄妙,但對于擺在面前這實實在在的歷史,你多少應該有一份崇敬和敬畏。
大足石刻,代表著中國石窟文化的結尾。從兩宋以后,我國在宗教石窟和石刻方面的建樹在逐日下滑。而宗教石刻技藝也代表著當時石刻工藝的最巔峰。所以大足石刻是一個中國石窟最后的輝煌。大家如果有機會來到大足旅游,大足石刻一定是你不可錯過的元素之一。如果你對大足石刻還有什么疑問,也可以留言,我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盡量給你解答旅游方面的難題。
(圖文均為老黃帶你去旅游原創(chuàng),未經(jīng)允許,不得盜用)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