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學渣史萊克除《桃花扇》外,孔尚任尚有傳奇作品《小忽雷》。孔尚任,字聘之、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云亭山人,代表作《桃花扇》(十年時間苦心經營,三易其稿,上演后名動京城)。與洪昇并稱“南洪北孔”。傳奇《小忽雷》(與顧彩合撰)。詩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長留集》。《桃花扇》(余韻):“蛾眉越女才承選,燕子吳歈早擅場”。其中“燕子”是指劇名。燕子:即阮大鋮《燕子箋》傳奇,因此燕子指劇名。“瓊花劫到雕欄損,玉樹歌終畫殿涼”。其中玉樹是曲名。玉樹為曲名,指陳后主所作《玉樹后庭花》曲,后世稱之為“亡國之音”。《桃花扇》傳奇的愛情主線是侯方域與李香君。《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全劇以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展現南明小王朝由建立到覆滅的全過程。《余韻》是《桃花扇》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主要寫蘇昆生、柳敬亭偶遇老贊禮,三人同在江邊飲酒唱曲,通過唱詞來感慨南明的興亡。其中,柳敬亭所唱是[秣陵秋],回顧了南明王朝權奸(阮大鋮)誤國,英雄抗敵卻無力回天的悲劇,濃縮了一部南明興亡史,表達“臨去秋波淚數行”的痛惜之情。孔尚任《桃花扇》(余韻)主要寫蘇昆生柳敬亭偶遇老贊禮。《余韻》是《桃花扇》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情韻深厚,語言凝練,感傷氣氛極其濃郁。主要寫蘇昆生、柳敬亭偶遇老贊禮,三人同在江邊飲酒唱曲,通過唱詞來感慨南明的興亡。“龍鐘閣部啼梅嶺”一句中的“閣部”指的是史可法。《桃花扇》原文: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不信者輿圖換稿”中“輿圖換稿”的意思是改朝換代。輿圖,地圖,多指疆域圖。輿圖換稿,意指江山易主,即改朝換代。“全開鎖鑰淮揚泗,難整乾坤左史黃”,“左史黃”指左良玉、史可法、黃得功。龍鐘閣部啼梅嶺:指史可法在梅嶺誓師。龍鐘:形容老態,也可形容悲泣。跋扈將軍噪武昌:指左良玉傳檄東下討伐馬士英。碧血濺沙此地亡:指南明靖南侯黃得功因弘光帝被擄北去而自刎。《桃花扇》中柳敬亭的唱詞,抨擊馬士英、阮大鋮誤國罪行的有:“中興朝市繁華續,遺孽兒孫氣焰張”,遺孽三句:意為閹黨余孽馬士英、阮大鋮一味勸福王享樂,置國家安危于不顧。“指馬誰攻秦相詐,入林都畏阮生狂”,將馬士英比喻成禍國殃民的趙高。“力士僉名搜笛步,龜年協律奉椒房”,力士兩句:阮大鋮等人按著名單去舊院征選歌妓、清客來教演《燕子箋》,準備給弘光帝看。指的是阮大鋮引誘弘光帝玩樂誤國。“青衣銜璧何年返,碧血濺沙此地亡”,青衣銜璧:這里指福王被俘。青衣:晉懷帝被匈奴劉聰擄去,叫他穿著青衣斟酒,表示對他的侮辱。銜璧:古時國君在被敵人打敗投降時,往往背綁雙手,口里含著一塊玉璧,去見敵人。孔尚任《桃花扇》(余韻)三個人物的唱詞,內容包括,宣泄對丑惡現實的憤懣、反映懷念故國的思想感情、抨擊馬士英、阮大鋮誤國的罪行。《余韻》一出,通過蘇昆生、柳敬亭、老贊禮三人的唱詞和對話,對全劇的內容作了總括與提示。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