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快樂品詩詞中國古代有“花中四君子”的說法,所謂“花中四君子”,指的是“梅、蘭、竹、菊”。其實,在詩詞中,還有“風景四佳人”的說法,就不為人所熟知了。所謂“佳人”,與“美人”對應,“美人”,主要是指美麗漂亮的女孩;而“佳人”,則首先要是“美人”,與此同等重要的是女孩的品格,女孩的才藝,都要極佳,才能稱得上是“佳人”。比如,在“秦淮八艷”中,柳如是、董小宛可以稱之為“佳人”,而陳圓圓只能稱之為“美人”,或者“紅顏”。“花中四君子”,側重的是品格,而“風景四佳人”則強調“美”和“品”要同樣上佳。1. 梅梅是同時被稱為“花中四君子”和“風景四佳人”的唯一一個代表。梅花被稱為“花中四君子”,品格自然被舉世公認。梅能被稱之為“佳人”,主要是在冰天雪地里,“疏影橫斜”,極像一個溫文爾雅的女孩。大詩人陸游是這樣評價梅花,他在《梅花·空谷佳人洛浦仙》中寫到:空谷佳人洛浦仙,洗妝真態更嬋娟。廣平莫倚心如鐵,撩起清愁又破禪。空谷佳人洛浦仙,洗妝真態更嬋娟“空谷佳人洛浦仙,洗妝真態更嬋娟”,“洛浦仙”,指的是“洛神”,梅花,是一位“空谷佳人”,像“洛神仙子”一樣美。“廣平莫倚心如鐵”,這里用典,唐代宰相宋璟入仕前撰有《梅花賦》,晚唐作家皮日休在《桃花賦序》中贊其文“清便富艷”,自稱讀該賦之前,原以為宋璟為人剛毅,“疑其鐵腸石心”。這里是說梅花除了“心堅如鐵”,不畏嚴寒,其本身也是“富艷美麗”的。所以,梅花稱之為“佳人”,名副其實!宋代詩人丘崇在《一剪梅·瀟灑佳人淡淡妝》中寫到:瀟灑佳人淡淡妝。特地凌寒,秀出孤芳。雪為肌體練為裳。韻處天姿,不御鉛黃。古樣銅壺濕篆章。淺浸橫斜,凈幾明窗。何妨三弄點苔蒼。但有疏枝,依舊清香。瀟灑佳人淡淡妝。特地凌寒,秀出孤芳“瀟灑佳人淡淡妝。特地凌寒,秀出孤芳”,“佳人”,也是美麗的,但她從不濃妝,只是“淡淡妝”,瀟瀟灑灑,但特別凌寒,在冰天雪地里“秀出孤芳”,這是不是“佳人”是什么?清代詩人黃文儀在《梅·玉立佳人窈窕姿》中寫到:玉立佳人窈窕姿,園林掩映幾多時。橫斜影里蕭蕭竹,冷月疏煙伴最宜。玉立佳人窈窕姿,園林掩映幾多時“玉立佳人窈窕姿”,首先指出了梅花的美麗,“橫斜影里蕭蕭竹,冷月疏煙伴最宜”,這里沒有直抒梅花的品質,而是通過“蕭蕭竹”、“冷月”、“疏煙”來側面烘托梅花品格的美好。所以,稱之為“佳人”,也是恰如其分的。2. 月月的美好,毫無疑問。月的品質,因其“高冷”,因其“清絕”,也是毫無疑問的;更有明月可遇不可求,因此,她也被稱之為“佳人”,就名正言順了。大文豪蘇東坡在《宿望湖樓再和》中寫到: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瀲瀲搖空碧。夜涼人未寢,山靜聞響屐。騷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新月就像“佳人”一樣,剛剛從海面上升起來,就月色怡人。“娟娟到湖上,瀲瀲搖空碧”,當柔美的月光來到湖上,湖上頓時月光在碧空搖曳,水面滿溢而波動,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當然,月亮的品質,多是與詩人相關的,從屈原開始,歷代詩人都贊美月亮的高尚品格。宋代詩人方岳則在《中秋雨·明月如佳人》提供了明月是“佳人”的另外一個原因:明月如佳人,會晤良亦難。疇昔相與娛,誤作容易看。何如費傾結,欲語不可殫。云間金背蟆,愛惜白玉盤。寧受妒婦欺,不借俗世觀。明月如佳人,會晤良亦難“明月如佳人,會晤良亦難”,明月就像“佳人”一樣,可遇不可求,想見一次面也是很難的,比如,今年中秋,就下起了雨。“疇昔相與娛,誤作容易看”,平常明月和我們相互娛樂,讓我們誤以為容易見到她。其實,她是可遇不可求的。宋代詩人蘇泂,大體也持這樣的觀點,他在《邢兄招納涼大善以醉眠不及往大篇見嘲一筆走》中寫到:昨宵予不飲,月下看風生。不飲竟大奇,識此風月清。今宵予醉狂,醉眼仍看月。月落猶未醒,思與枕簟歇。從來清涼事,果為獨士慳。良月如佳人,解后亦已難。月色政爾好,友生偶然來。此樂如此時,百歲能幾回。我眠不在枕,我醉不在杯。良月如佳人,解后亦已難“今宵予醉狂,醉眼仍看月。月落猶未醒,思與枕簟歇”,今天晚上,我大醉,用醉眼看月,其實啥也不記得了。直到月落,我仍然未醒來。因此得出結論,“良月如佳人,解后亦已難”,好的月亮就像“佳人”一樣,想邂逅她是十分困難的。3. 荷讀過《愛蓮說》,就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么荷花不在“花中四君子”之列,她的品格是毫無疑問的。慢慢的,我開始明白了,荷花號稱“出污泥而不染”、“可遠觀而不可褻玩”,這些高尚品格,多跟女子有關;而“君子”的稱呼,則偏重男性一些。所以,蓮花被稱為“佳人”,就順理成章了。宋代詩人任希夷在《荷花·翠蓋佳人臨水立》中寫到:翠蓋佳人臨水立,寂寞雨中相對泣。漫泉浮出玉肌寒,檀婁不施香汗濕。一陣風來碧澀翻,珍珠零落難收拾。翠蓋佳人臨水立,寂寞雨中相對泣“翠蓋佳人臨水立,寂寞雨中相對泣”,這是雨打荷葉的情形,亭亭玉立的蓮葉就像“翠蓋佳人”一樣,臨水而立。“漫泉浮出玉肌寒,檀婁不施香汗濕”,“玉肌”,玉,傳統文化中通常是品質高貴的象征;“檀婁不施”,說明蓮花注重內在美。“一陣風來碧澀翻,珍珠零落難收拾”,是風吹荷葉的情形,以“珍珠零落”象征荷的高貴!大詞人晏殊在《睿恩新·芙蓉一朵霜秋色》中寫到:芙蓉一朵霜秋色。迎曉露、依依先拆。似佳人、獨立傾城,傍朱檻、暗傳消息。靜對西風脈脈。金蕊綻、粉紅如滴。向蘭堂、莫厭重深,免清夜、微寒漸逼。似佳人、獨立傾城“似佳人、獨立傾城”,這句取典《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寫盡荷花之美。“靜對西風脈脈”,這里寫她的品質,靜對西風。“免清夜、微寒漸逼”,荷花開始面對嚴寒,寫其耐寒。因此,荷花稱之為“佳人”,名副其實!4. 山山,稱之為“佳人”,對應其崇高品質,是毫無疑問的;而山之美,需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元代詩人葉颙在《游三洞金盆諸峰絕句·青山如佳人》中寫到:青山如佳人,白云如游龍。佳人節不移,游龍去無蹤。青山如佳人,白云如游龍“青山如佳人,白云如游龍”,青山就像“佳人”一樣,很美;而白云就像“游龍”,既美又威嚴;但“佳人節不移,游龍去無蹤”,但青山永不移其志,而白云則很容易一去無影蹤。因此,青山稱之為“佳人”,是非常恰當的;而白云則不能被稱為“佳人”。宋代詩人張耒在《感春·南山如佳人》中寫到: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微風從東來,清洛搖春漪。驅馬出門去,悠悠踏長堤。暖日麗花草,微云渡南溪。高丘者誰子,斷裂崗前碑。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南山就像“佳人”一樣,她美麗的景色深慰我的心靈。“微風從東來,清洛搖春漪”,微風從東方而來,吹得洛河搖曳著春天的漣漪。值得注意的是,“清洛”,指洛澗,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懷遠入淮河。洛澗是東晉名將劉牢之大敗前秦名將梁成處。因此,南山稱之為“佳人”,就名副其實了。前面我們說過,山,被稱之為“佳人”,缺的是其美。宋代詩人程俱就在《韻作十絕·青山如佳人》中給出其美:青山如佳人,亦復美而艷。晴嵐秀可餐,暮靄碧堪染。青山如佳人,亦復美而艷“青山如佳人,亦復美而艷”,青山就像“佳人”一樣,既美又艷。“晴嵐秀可餐,暮靄碧堪染”,晴天的山嵐,真是秀色可餐;傍晚的霧靄,碧綠得像染過一樣。宋代詩人衛宗武在《登北山·春山如佳人》中寫到:春山如佳人,形色麗而秀。茲來悵非時,已入朱明候。片紅飛不留,萬綠新改舊。接茵芳草蔓,偃蓋古木茂。黛鬟臨水鏡,一色凈無垢。春山如佳人,形色麗而秀“春山如佳人,形色麗而秀”,春山就像“佳人”一樣,形體和顏色,都美麗而且清秀。“接茵芳草蔓,偃蓋古木茂”,雖然沒有一片紅色,但芳草萋萋,綠草茵茵;參天古木茂盛,像傘蓋一樣。“黛鬟臨水鏡,一色凈無垢”,最后一句說明青山的品質,“一色凈無垢”,一種綠色,沒有一絲塵垢,清清白白。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