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發(fā)展史
68
2023-07-05
? 古人認為“天”能致命于人,因此所謂命運就是“天命”。早在殷周時期,“受命于天”就被鐫刻在鐘鼎之上乃至先民心中。世代尊奉的儒家祖師爺孔子,也是位信命的老夫子??鬃釉缒曛苡瘟袊?,到處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很想干一番仁政事業(yè),結(jié)果卻風塵仆仆,窮困不通。碰了一鼻子灰以后,孔子領(lǐng)會到命運之神這樣無情地捉弄人,于是年過半百后發(fā)出了“五十而知天命”的感嘆。此外,他和弟子還宣揚“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的思想。孟子對天命的認識又更進一步,《孟子·萬章上》說:“莫之為而好者,天也;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到了漢代,儒家學說風行天下,天命觀更加深入人心了。董仲舒,楊雄等人,《淮南子》,《白虎通》諸書,無一不是命運觀點的提倡者或信奉者。甚至連東漢杰出的無神論者王充對于命運的觀點也深信不疑。王充在《論衡·命祿》里說: “命,吉兇之主也,自然之道也,適偶之數(shù),非有他氣旁務(wù)厭勝感動,使之然也。”
中國古代的天命觀直至漢代,發(fā)展起一種以陰陽五行,天地干支為基礎(chǔ)配合年月日算命術(shù),這種算命術(shù)迄經(jīng)魏晉南北朝的推行發(fā)揮,到唐代始告確立。
唐人李虛中(762-813)是八字推命發(fā)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生活在元和年間,魏郡(今河北大名)人,官至殿中侍御史,平時則精究陰陽五行,能夠根據(jù)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的干支來推定這個人一生的貴賤壽夭,吉兇禍福。曾有觀點認為李虛中算命僅用年月日而不用時辰,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文學家韓愈對他十分推崇,說他“最深于五行書,以人之死生年月日所值日辰干支,相生勝衰死象以斟酌,推人壽夭貴賤利與不利,輒先起其年時,百不失一二”,這里年月日所值日辰中的“日辰”,就是時辰。李虛中算命較準,在當時可謂聲譽遠揚,后人也把他稱為八字推命的開山祖師。
李虛中這種以出生年,月,日干支對一個人的吉兇禍福進行推測的方法,經(jīng)過五代宋初徐子平的進一步發(fā)展完善,八字推命術(shù)才正式進入成熟完備階段。徐子平在算命術(shù)上的最大貢獻,是把李虛中推算年月日干支的辦法,進一步演進為年月日時同時預測的“四柱八字”法。人們?yōu)榱思o念他所做的重要貢獻,常把八字推命術(shù)稱為“子平術(shù)”。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