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亚洲-在线免费一区-在线三区-在线视频 二区-国产精品青草久久-国产精品情人露脸在线观看

道家《易經》與中醫醫理

抖帥宮 99 2023-07-06

道家《易經》與中醫醫理

第一章

關于中國道家易學與醫理的研究,是中國文化之寶藏,我早已希望集合中醫西醫及科學界等合并研究,一方面是將中國固有的、偉大的應用哲學加以闡揚,另一方面也是對人類的一種貢獻。

易學與中國醫理

究竟《易經》的道理與中國醫理有多大關系?這是一個很奇妙的問題,要說起來,醫理與易學是沒有太大的直接關系。

諸位一定會說,既無什么太大的關系,還研究什么呢?這就要說到道家了。

在秦漢以前,春秋戰國時代,道家有所謂“方士”之流,他們講求修道煉丹。這些丹道派思想的發展,是由《易經》的原理演繹出來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思想是與《易經》配合的。

到了漢代以后,中醫的哲學思想,也經過演變,外加道家的影響,而使得醫理以《易經》的道理來詮釋了。也就是說,透過間接的關系,中國醫理哲學思想,卻建立在《易經》的基礎上了。

中國文化的特色是偏重于抽象,偏向于玄妙,這正是智慧之學,但也在學習研究及了解方面,增加了許多的困難。

中國五千年的醫學歷史,許多學派發展下來愈來愈為神奇,似乎是走入純哲學的范圍,但其實際應用的價值,卻很令人懷疑。

所以,我們可以說,易學與醫理之間,只是形而上的哲理的關系,至于形而下的法則方面的運用,卻是大有問題的。

道家與中國醫理

如果要問什么與中國醫理關系最密切的話,道家方術思想對醫理影響的重大遠遠超過易學的。

談到這個問題,我們又不能不承認中國上古文化的特殊氣質與雄偉氣魄了。

上古中國文化的特點是:敢于假想,敢于追求。

道家認為所謂“人”這個生命,是可以經過修煉,使肉體的人身長生不死,而達到神仙的境界:“與天地同體,與日月同壽。”

試看,這種想法是多么的雄壯,有多么大的氣魄與胸襟。不論人類是否真正可以達到與日月同壽的目的,僅僅是這種假想,已夠得上偉大了,除了中國人,世界上又有哪一個種族敢作此想呢?

是的,西方文化宗教中提到了“永生”,但那仍是精神的、死后的事,與道家的假想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道家的這種想法,正是像他們自己所說的:“宇宙在手,萬化由心。”

事實上,道家并不只是想,并不只是敢于說說而已,他們真正致力于方法的尋求,真要征服人類的軀體,真要控制人類的生命,在他們努力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成就,與中國醫理關系至為深切。

漢易

提起《易經》來,很多人稱其為群經之首,稱其為經中之經,稱其為哲學中之哲學。

這話實在具有相當的道理,在所有的經典之中,似乎《易經》是包括了一切,《易經》就是智慧的結晶。

在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中,關于《易經》方面,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漢易,第二個階段是宋易。

簡單地講,易學包含了理、象、數三種學問。

理——是以哲學的方式,解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理。

象——是以理論科學方式,解釋宇宙間事物的現象。

數——每一個現象都有數在其中,也是屬于科學的。

漢易偏重象及數,是屬于科學性的,也是與道家關聯最深切的,所以也有稱漢易為道易的。

而宋易所講求的是理,屬于儒易,與道家關系較淺(邵康節則走的漢易道家路線)。所以與中醫原始有關的也就是漢易了。

卦是什么

提到《易經》,大家都會想到伏羲畫八卦,究竟什么是卦呢?

卦者,掛也。是一種現象掛在我們的眼前,故而稱其為卦。

《易經》所說的卦,是宇宙間的現象,是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現象,宇宙間共有八個基本的大現象,而宇宙間的萬有、萬事、萬物,皆依這八個現象而變化,這就是八卦法則的起源。

能夠觀察到宇宙的現象,將之歸納成八大類,畫成八卦,這豈非是超人的智慧?所以八卦是智慧之學,我們看到京戲中孔明出場,身穿陰陽八卦袍,就是說明高度的智慧,是以八卦為代表的。

畫卦與爻

卦既是宇宙的現象,欲把這個形象記錄下來就要畫,所以卦是畫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

卦是抽象的代表,也可以說是圖案的符號,八卦也就是一種邏輯符號。

卦的組成為“爻”。

什么叫作“爻”呢?一直線為一爻,稱為“陽爻”,一直線中間隔斷也為一爻,稱為“陰爻”。

卦就是由“陰爻”“陽爻”所組成的。

我們再看“爻”字,是由兩個斜的十字所構成。

照地球物理的解說,地球磁場與經度及緯度呈斜爻,這兩個斜爻也就代表宇宙間的一種形態,萬物皆系交錯而成。

而這兩個交錯,恰成為兩個十字架,爻字也正是兩個十字架的代表。

我們的祖先伏羲氏,是否真的這樣畫卦,可能還是疑問,但中國文字的起源,卻是由象形而始,也就是說由畫現象開始的,好像畫卦一樣。

如何畫卦

寫字多半是由上而下的,可是畫卦卻是由下而上的,也就是畫卦是由內向外一爻一爻地畫。這是畫卦的一個基本常識。

雖然可以從上而下,從外而內地畫卦,但是最初畫卦的方法,是由內而外,是由下而上,這是有其重要道理在的。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生命的功能,是由地球中心向外散發所產生的。

以一個人為單位來說,個人的行為能力,也是由內而外的。

這是《易經》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畫卦由內而外,由下而上的原因。

下圖是伏羲所畫的先天八卦方位圖,可是這個八卦圖,在唐以前未見流傳,是在唐宋以后才出現的。是否是伏羲氏所畫,我們不作考據,在此不加討論,現在讓我們看看先天八卦所表現的意義。

離卦——卦象是圓中一點,代表太陽。

坎卦——上下外圍都是陰,

中間一畫陽爻象征光明,代表月亮。

龔卦——正面下面破碎,代表風。

震卦——下面陽,上面破碎,

代表了震動,為雷。

艮卦——地上有突出的高山,代表了山。

兌卦——上面的缺口,表示了湖澤、海洋。

大家看了這些陰爻陽爻,也許難以了解為什么會代表了日月天地、山澤風雷。但是我們要知道,最初所畫的這些卦,并不是像今天所畫的這樣直,這樣整齊,原始的畫法,陰爻可能只是兩點而已,所謂陽爻,不過是一塊整的而已。它的形狀也不一定是整齊的,而且卦是立體的。

所以,離卦的形狀,只是一個圓圈,中間一個黑點,用來表示太陽。其他各卦,也是如此演變的。

八卦所代表的現象

看了先天八卦,我們清楚地了解到八卦已經將全部宇宙的現象畫下來了。

這宇宙間的八種現象,就是天、地、日、月、風、雷、山、澤。

請問,除了這八種現象構成了宇宙自然界外,另外還會有什么東西呢?八卦的歸納真是太偉大了。

孔子在《易經》的《說卦傳》上說:

“天地定位”,從任何方向望去,都是天。

“雷風相薄”,大氣摩擦發為雷電,雷電的震蕩成為氣流。

“山澤通氣”,這個道理與針灸的應用,是完全相同的,此點留在后面再說。

“水火不相射”,火多則水乾,水多則火熄,極難達到均衡。

至于八卦所代表的人體部位如下,這是丹道派的觀念:

乾—頭部 1

坤—腹部 8

離—眼睛 3

坎—耳朵 6

震—丹田(生命能) 4

巽—鼻子 5

艮—背部 7

兌—口部 2

八卦“數”的問題

我們看到(圖三)八卦上的數字,真覺得有趣,一二三四是向左旋轉,五六七八是向右旋轉。

這是《易經》的基本原理:“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我們再看這些數字,對面相加皆成為九,所以先天八卦中雖然沒有九,但九實在存在于其中,稱為九在其中矣!

西洋的微積分,據說深受易理的啟示而發明的。

但是《易經》“數”的觀念,卻認為天地間只有一個數,那就是“一”,這是《易經》的數理觀念,這個所謂數理,也并不一定是今天數學上的意義,大家不可混為一談。

這個“一”,如果加一則等于二,再加一則等于三,最高為九,再加一則又回到了一。

這個思想方法是歸納的邏輯,與西方分析的邏輯,是完全不同的。

在這些數字中,一三五七九,至九為最高數,九代表至陽,陽能至九之數為頂點。二四六八十為陰數,六在中間,代表至陰。

先天八卦方位、氣候與醫療

兌為澤,它在八卦上的方位為東南,可以說東南多水,以現在來說,臺灣正處于先天八卦兌卦的位置上,正好在海洋的地方。

巽卦為西南,巽為風,那么西南是多風的區域。云南下關的風最大,卡車經過的時候,可以關了油門,任風吹馳而行,其風大可想而知。有人說:此之所謂巽為風也。

各地因氣候不同,地理環境有異,造成醫療方面的偏差。比如說,北方多溫病,因此《傷寒論》只能適用于南方了;臺灣是海洋亞熱帶的氣候,用藥的方法與大陸上完全不同。所以,如果將一樣的藥,一樣的方法,應用到世界各地,忽略了氣候的因素,那是絕對不正確的。

談到這里,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樁事,一個朋友害了一身黃腫的病,由另一個中醫朋友治療,在他所開的藥方中,使用了麻黃六錢,當時我大吃一驚,因為在大陸上用麻黃非常慎重,絕對不敢用這樣多的。這個病友吃了一兩劑藥未見效,這位中醫朋友又增加麻黃為一兩。那時我實在忍不住要問他了,他解釋說,臺灣藥品質欠佳,成分有問題,再加上氣候的因素,一兩等于大陸上的兩錢而已,豈知照他的處方服用后不久,病就好了,由此證明,中醫最重視的是氣候。

道家觀念中的人類

我們前面說過,八卦代表宇宙間八大現象,大家一定會懷疑,我們這萬物之靈的人類,怎么沒有包括在內?。?

關于這一點,道家的觀念最為有趣,他們認為地球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而我們人類,只不過是地球上的寄生蟲而已。

說寄生蟲還好聽一點,實際上,道家稱人類為“倮蟲”,也就是裸體之蟲,生下來赤裸裸的裸蟲面已。

我們能說道家的比喻胡鬧嗎?試看看地球上的人口問題吧!人口在不斷地增加,依照道家的推論,人口仍要增加,說像蘋果里面生了蟲一樣,一旦生了蟲,必定愈生愈多,直到完全把蘋果蝕壞吃光為止,那時蟲也完了。

地球上自從不幸生長了倮蟲——人類,他們就不斷發展所謂科學。挖礦、海底鉆油,物質文明越來越發達,破壞性越來越高,直到我們這些倮蟲把地球毀滅為止。

道家對宇宙萬象的研究

太空人登陸月球的時候,美國朋友曾說到月球的主權應屬美國,但是我卻說了一個笑話,認為月球的主權應屬中國,因為中國的“嫦娥”,早已在數千年前奔向月亮了。這雖然是笑話,但是卻真是有點真實的意義,因為我們的道家,早已開始了對月球和太陽的研究。《道藏》里早已有過一本《日月奔磷經》,設想登陸月球和太陽的道書。

在道家的文獻《道藏》中,除了有對月球的研究外,還有一幅極為復雜的圖,稱為《五岳真形圖》,是以中國為中心,畫出五岳的地下,認為皆有地下道相通,道家的傳說,由陜西省的黃帝陵之下開始有一地洞,沿洞中地道前行,三個月后走出來就是南京。

《道藏》中又把中國大陸像內臟一樣的分類,地肺在陜西省。

又在前人筆記中,記載天山以北的地方,有一個洞,每到清明的時候,這個洞就冒出大氣,說是地球的呼吸,在出氣的時候,沙漠上的人都聞其聲,人畜早就逃得遠遠的,以免被氣吹得渺散無方,等到二十四小時以后,又可以聽到吸氣的聲音。紀曉嵐的筆記,曾經提過到過這個地方。

在沙漠中,湖泊可以受地氣的影響而自己搬家,他們像大冰塊一樣,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就停住了。有些蒙古朋友,還說曾經親歷過這種情景。

這些現象是什么呢?它們就是《易經》上的山澤通氣。

山澤通氣與氣

道家把天地視為大宇宙,把地球上的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

道家在修丹道的時候,首先是注重人體的氣。

地球在道家的心目中既是有生命的,當然也是有“氣”的,這就是《易經》上“山澤通氣”的原理,被道家所加以應用的原因。

氣是什么?在道家學說上的“氣”是一個很神妙的問題,在中醫學上的“氣”,也是一個神秘的問題。

八卦上的艮為山,如果把艮錯過來,則是兌卦,就是海洋,這就說明了山下是海,海下是山。

山的最下面與海的最下面是相連接的。

但是,山澤為什么通氣呢?

道家的兵學,本是秘而不傳的,現在說到了“山澤通氣”,先讓我們看一遍古代道家兵學上出征塞外的情形吧。

在千百年以前的中國社會里,帶領萬干大軍出塞,既沒有現在的通訊設備及補給,單是水源問題,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可是道家卻有辦法,在行軍時,攜帶許多的蓬艾,到了西北高原或沙漠地帶,先挖一個約一丈見方的坑井,把蓬艾放在坑中燒,這時注意遙遠的四周,不久就會看見別的地方冒出煙來,從冒氣的地方打井,必可得水。

這也就是“山澤通氣”的應用和證明。

但是為什么用文草呢?

據道家和中國藥物學的研究,艾草是通氣的,這點要留待植物專家和科學家去作進一步的研究了。

不過針灸所用的艾草,也正是這種艾草。

卦之作用與道家哲學

我們已經概略地談了先天卦和中國醫學的關系,下次可以介紹文王的后天卦,在唐宋以后,《易》的體用已有明白的分野。

先天卦所代表的是本體,是宇宙的法則。

后天卦所代表的是應用,是根據宇宙的法則,應用于萬事萬物。

在《易》學的基本觀念中,有一種陰陽消長的道理,就是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

如果根據這一點來說,中國的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易學作基礎,例如以易理來講歷史哲學,便有“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種由陰陽消長的道理發揮而來的論調。

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也正是道家的基本哲學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在感慨中創立,在贊譽與譴責中成長,在逆境中掙扎,在困難中探索,在去留中徘徊,癡迷著易學,還是盡努力做好今天該做的事情........

不求來生得佛果

只謀今生菩薩事

歡迎大家來中華易道網做客chinayidao.com

收割已經完成了,落葉紛紛,天地間呈現了一股肅殺之氣,因為陰爻已到了外卦。秋收冬藏的工作都已準備好,夜晚也已有露水下降了。八月十五的月亮多么明亮,搬出來豐收的棗子、花生、玉米、毛豆、地瓜、梨子、核桃,讓我們吹著洞蕭賞月,合家團圓作樂吧。

秋風掃好落葉 九月

囗剝卦,戌月,節氣寒露霜降。

天地間只有一絲陽氣存在了,生命至此,陽能已剝到盡頭,馬上就要完了。深秋的風,吹卷著,滿地落葉紛飛,樹枝上已變成光禿禿的,除了那些耐寒的松柏之外,如果冬衣還沒有備妥,可能會忽然受凍了。

剝復之際生命的法則

前面所談的十二個月,是地球的生命法則,縮小來說,一天的生命也是如此。一日之中的十二個時辰,也以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代表。

這個生命的法則,與人的生命法則是一致的,都處在剝復之際,以十二的一半,六為分野,六陰六陽。

到了第七,就是另一個開始。所以,在《易經》上稱為七日來復,人體的變化也是這個法則。至于病情的變化如何,也要注意到時間的因素,中西醫盡皆如此。

孔子的《春秋》

在一年之中,有時是夜長晝短,有時是夜短晝長,但是在春分與秋分時,日與夜是平均的,同是一樣的長短,沒有差別。

孔子著了一部《春秋》,為什么古人稱歷史為《春秋》,而不名之為冬夏呢?

原來孔子也是采用春分秋分之道,在歷史的眼光中,必須以“持平”為準則,所以就取用了《春秋》作書名。

五行是什么

看見了五行這兩個字,好像我們要開始算命了。不過,算命的確也是根據天地間的法則。五行是天文的代號。一方面是抽象的原理,一方面也是實際的應用。

《易經》上說:“天行健”,行就是動的意思,《易》的基本原理是說,一切都在運行不息。

有人說西方文化是動的,東方文化是靜的,不知是根據什么。我們姑不論西方文化的好歹,只證明中國《易經》的文化,是生生不已,一切都在不停地進行著。

究竟五行是與《易經》同時開始的,抑是在漢代開始的,說法不一。但是,漢代時期對于抽象理論科學的建立,極有成就,是一個不可抹殺的事實。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它們代表了宇宙天體中五個星球:金是太白星,木是歲星,水是辰星,火是熒惑星,土是鎮星。

這五個星,加上太陽與月亮,稱為七政。

太陽與月亮是經星,五行之星是緯星。

這些星球的放射能,影響了地球,地球當然也在放射能,而影響其他星球。

五行的意義和作用

木代表生發的功能,在人體代表肝。

金代表破壞性及堅固的本體,在人體代表肺。

水代表了冷凍,在人體代表腎及大小腸。

火代表了揮發功能,在人體代表心。

土代表了中和之性,有中和金術水火的功能,在人體代表脾胃。

依照綜卦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有一種相對性,凡是有好處的,一定也有缺點;有害的,也必有其利益的一面。五行的本身,也是如此,所以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它們相生的次序如下:

實際上,四川、西藏乃多金之區;東部生長茂盛;北方天寒,凍結較久;南方則氣溫較高。

頭痛醫腳

了解了五行的相生相克的道理,就會明白中醫不是頭疼醫頭的原因。

一個人感冒咳嗽了,肺部有了麻煩。肺是金,要想幫助金增加力量,必須先去扶助上,因為土能生金,土是脾胃,所以說一定要同時調理脾胃,并顧及到腎水及大小腸。

事實上,金(肺)有毛病,一定會連累到土及水,所以肺有了咳嗽,胃氣絕對不適,腎氣也受肺金的影響,而引起耳鳴。

中醫的理論根據了五行,在治療的時候,要找到病源之所在,徹底的治法,所以不是頭痛醫頭,而成為頭疼時,反來醫治其他的部位了。

天干地支

說過了天體中的五個星球,這五個星球的放射,對地球不斷地發生干擾,這個干擾的性質,就定名為天干。

雖然五星是由金木水火土五個代表,為什么天干變成十個呢?因為五行不夠說明天干的陰陽全部意義,所以,每個由兩位來代表,這十個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們代表的意義如下:

地支共有十二,就是前面說過的子五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代表了地球本身的放射能,與天干交互作用影響,而形成了天地間變動的法則。

十二地支代表了一年的十二個月,在十二辟卦中已說到了。

十二地支同時代表了一日的十二個時辰,每一時辰有兩小時。

十二地支同時也代表著十二個不同的年代,在天地間不停地運轉著。

十二地支與十天干配合,每六十年循環一個周期,稱為六十花甲。六十歲的老人,也稱為花甲老翁。

天干地支是一門偉大的學問,這門學問,對物質文明而言,是超然獨立的,所以中國以往的年代,不論人事的興衰、帝位的轉移,一律采用干支為年的代表。

天干地支所代表的宇宙,道家稱為“造化洪爐”。人類在這個洪爐中,不過是一點點渣子而已,所以人死了,稱為“物化”或“羽化而登仙”。

在這個八卦圖中,包括了天干、地支、方位、五行及人體內臟。由中間的對角線,看出了對面相沖,只有土在中間協調。

《易經》的道理是,立場相對、性質相反、等則相沖。

氣脈與穴道

看到了五行,以及人體的內臟也以五行來代表,不禁想到了《內經》中的一句話:“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照生理解剖學看來,肝臟分明在人體中的右邊,而肺又是兩葉,藏在胸腔內的左右兩邊。

那么,《內經》不是在胡說八道嗎?

絕對不是的!

“肝生于左”,《內經》并沒有說肝生“在”左,這不是部位的解釋,而是氣脈流動的解釋。

中國醫理注重氣脈的問題,肺的氣脈就是從右邊流動出來的,以后再詳細說明。

五行、干支、氣脈穴道,對醫理及針灸都有直接的關系。最近看到電視上的介紹,榮總的醫生以針灸協助拔牙,已有百分之七十的成效??上c穴的人太少,否則成效將更為顯著。

許多人的病,事實上都是穴道受傷。身體偶然碰了一下,似乎探一揉就好了,卻不知道那里的穴道已經受傷,氣脈漸漸不暢,三年五年,就發出了病象。

讀書人的三理

中國的文化講究作人作事的一切道理。

其中最要緊的一項是孝道。

所以讀書人要通三理,即醫理、命理和地理。

命理是混合在醫理中的,都以五行為依歸,在醫治病人的時候,如果知道病人的八字五行,就可以明白病人體質的弱點,對于治療的幫助是很重要的。

一個為人子者,父母的命不能不知,由命知道父母衰旺的進展和變化,父母患病要知道醫治,父母百年之后,更要知道地理,選擇適當的地方安葬。

所以,這些觀念交織成的中國文化,認為讀書人要通三理。

但是,實際的情況,是每一種學問,都包括在中國的一切學問書籍之中,它們像織布機上的經線與緯線,都織在一起。只要多讀書,一定會涉及到這些學問。

也可以說,這些學問的源頭,都是一個,只要一通,不自覺地就三通了。

 

第四章

繼續研究下去,根據中國醫學的哲學部分為原則,也就是以理論的基礎為研究的方針。

至此,應該先放棄《易經》的關系,而以五行干支為研究的重點,因為陰陽與道家合流的陰陽五行,以及干支,正是醫理的最基本思想,在醫書之中,充滿了五行干支,如果不弄通干支陰陽,想讀通醫書是很困難的。

騶衍是否胡謅

在戰國的時候,齊國有個鼎鼎大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名叫騶衍(歷史上另有鄒衍,并非一人)。

這個騶衍也是位陰陽家,在那個時候,他的弟子極為眾多,到處都歡迎他去講學。

他的見地不同凡響,對于所謂世界的定義,他首倡一種見地,把世界分為九大洲,中國不過是九大洲之一罷了,名為赤縣神州,在那個時候,說出了這樣的話,許多人都罵他胡謅、誕妄。

這是集成陰陽學說的一位大師,而陰陽家的五行、天干、地支等學說,后來成為醫理的基本原則。

我們的小天地

道家稱宇宙是個大天地,人身是個小天地。

撇開生命的來源不談,道家認為人的生命作用,與天地是一樣的,先從既有的現象來說吧,《內經》上把一個人身歸納為二十六部分,都與天地的法則相配合。

比方說:人的頭,圓圓的,在整個人身的頂上,就像天一樣;而我們的腳在下,平平方方的,像地一樣。

我們的雙目,閃閃發光,不是天地間的日月嗎?

七竅再加上下體的兩竅,恰如天上九洲。

人有喜怒的時候,就像天地之雷電。

我們的四肢,就像一年的四時,如此配合共為二十六,比之天地:

頭天

腳地

左眼 太陽

右眼月亮

九竅九洲

喜怒雷電

四肢四時

五臟五音

六腑六律

寒熱冬夏

十指上古之十日(十日稱旬)

十二肋 十二時辰

夫婦陰陽

三百六十五骨節 三百六十五天

十二關節 十二月

膝肩高山

腋腘深谷

十二經脈(十二經水) 江河

衛氣泉氣

毫毛草蘆

臥起晝晦

齒牙二十八星宿

小節地上小山

高骨山石

幕筋林木

(月困)肉 聚色

(人有時不生育,地有時不生草)

以上是《黃帝內經》的二十六人身形象,配合天地之形,這種說法是否有理?或者有牽強之嫌?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魏晉以后的思想。

十個太陽的故事

在前面人身與天地二十六形象之中,說到了上古時候的十日,十日就是十個太陽。

在上古的神話書中,也有一個故事,是說上古的十個太陽,后來被后羿射掉了九個,只剩下一個,使天地間的溫度降低了些,植物才能夠生長,適合人類的生活。

總之,不論如何說法,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是處在太陽系中。

但是十個太陽的說法,卻吻合著佛教的宇宙觀與世界觀。

在佛教的世界觀學說中,以包含了一個太陽及一個月亮的星球系統為一個世界的單位,我們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太陽系中的地球。

可是,在無限的宇宙中,卻有許多許多類似我們這個太陽系的星球世界。以什么為多的代表呢?就算十吧!干吧!萬吧!

一千個太陽系,稱它為小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

所以,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人比沙都小了,宇宙是如此的寬闊無垠,說太陽有十個,不過是微微形容一下罷了。

然而,上古的十日,正是對無垠宇宙的一種說明。

彩色有聲有味電影

不論人身是否與天地配合得一模一樣,人類的軀體,不可否認的是有聲有色,有氣有味,就好像七彩玲瓏的有聲電影所表現的一樣。

如果用五行的方法,配合性質來表明一下的話,就可以列出下面這張簡單的表:(見128頁)

看了這個表,才知道我們每人的小天地,真的五花八門,多彩多姿,色香味俱佳的一具肉機器。

在這個巧妙的機器中,最玄妙的一樣東西,就是其中的氣。

氣功是什么玩意兒

大家都聽到過氣功治病吧!真正的氣功的基礎是什么?

原來學道家的人,早已發現六個字的重要性,實際上是六個音對人體器官健康的影響。

這六個音就是所謂的六氣:

噓、囗、呵、吹、呼、嘻。

那些修神仙的道家人士們,清晨的時候,面對東方,在生氣升發的那段時刻,發出這六聲,引通體內的氣脈。

當發此六音,不是大聲吹叫,而是輕輕地,聲音的大小以自己可以聽見為準,一直練習,每次作到腹中無氣時為止。

用針灸治療無效的病人,采用這種氣功的治療,發現頗為有效,因此演變出了氣功治病或健身的方法。當然,方法并不如此簡單,另當別論。

音樂可以治病嗎

看見前面的表上五臟配合了五音,前兩次我們也說到了律呂(音樂)與五行內臟的關系,證明音樂與人體是有絕對的關聯的。

就拿西方的醫術來說吧,也早已證明了音樂對人類的影響,對動物的影響,在雞舍中放某種音樂,可使雞多下蛋,牧場中的音聲可影響到乳牛的產量。

說到我們人類,有些音樂使我們沉沉欲睡,有些會使青年人舞個不停。

所以西醫早已采用聲音的治療,而最早的中國醫書,時常提到的音色,也就是以音聲的方法治療病人。

至于道家,有時根本不用吃藥的方法,而用音聲使人身體好轉。

顏色對病人如何

根據五行與顏色的表明,至少由病人的顏色,可以判斷出他身體的病況,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再根據這個原則發展下去,顏色對人的影響就很大了,所以顏色與聲音一樣,都被用作醫療方面考慮的因素和方法,近代的西方醫學,也同樣注重顏色的治療。

由目前的實際現狀,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證明,道家以音、色配合人身的器官,是絕對正確有理的。

青菜蘿卜和《本草》

在前面五行的表上,有五味與內臟配合,提到五味,我們就要讀一讀《本草》(本草就是藥用植物)了。

根據此種可信的傳說,最初編的《神農氏本草》之中,只包括了七十多味藥品,經過歷代的研究,實驗增添,《本草》逐漸在增多,不僅是項目的擴大,而且是范圍的擴大,青菜蘿卜、童便、人糞,統統都已進了《本草》的綱目之中。

明代的一位名醫李時珍,將各項藥品分類,重新編訂名為《本草綱目》,可說是一本最有價值的中醫藥物學。

誰認識“人”字

要說起醫學,真是一門了不起的大學問,幾乎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還要中通最要緊的一門學問——“人”。

先替“人”字看一看相。

左撇是陽,右撇是陰,一陰一陽構成了人。

再看看我們這些人,從人中以上,兩鼻孔、兩眼、兩耳,豈不就是坤卦嗎?

從人中以下,一張口,外加下體的另兩孔,就是三個陽爻,構成了乾卦。

所以人是地天泰卦,就是平衡的意思。

就算是這個說法是一個笑話吧!要認識“人”的確不易,而要作一個醫生,最基本的條件是要認識“人”。

中醫之醫學有一個說法:“醫者意也”,要頭腦聰明,將呆板的原則,加以靈活運用,才能對付靈活變動的“人”,所以,醫是智慧之學。

中醫的頭一步,了解病情,診斷病人,要由四個字入手。

望聞問切

這是誰都知道的,但這四個字到底包含些什么?

望——看相術

清朝有一個才氣縱橫的名醫,名叫陳修園,對于所謂“望”,有詩一首如下。春夏秋冬長夏時,青黃赤白黑隨宜。左肝右肺形呈頰,心額腎頤鼻主脾。察位須知生者吉,審時若遇克為悲。更于黯澤分新舊,隱隱徽黃是愈期。

這一首詩說明了由外表診視病人的原理與方法,就是說人的氣色可以與四季同樣,與顏色配合,以斷病情。面頰上左邊氣色灰暗表示肝有病,右邊灰暗是肺有病,如果心有病的話,額頭顏色必會反常,腎病表現在頤處,鼻子呈現了脾臟的毛病,如果各部位氣色與時序相合則佳,如果逢到克制當然不吉,顏色的不佳則愈舊愈久愈劣,如果面現微微的黃氣,則證明胃氣上升,是病愈之兆。

所以所謂“望”,是用看相的方法,察究病人的病情,其中還包含了看舌苔等等,及一切眼睛可以觀察到的因素,來判斷病情。

聞——聽病人的聲音

根據五行生克,及五臟六腑的配合,用聲音判斷病人的情況。

肝病出怒聲,容易發脾氣,輕易動怒的病人,一定是肝有??;若常自喜笑,那么他的病一定是偏重于心臟方面。

脾病則多思慮,除了一般過度用腦,神經有問題外,得病時,比平時思慮還多。

肺病憂悲愛哭泣。

腎病多呻吟,轉身彎腰起身坐下,渾身疼痛,常發哼唷之聲,必是腎病體弱。

實際上,從聲音分辨病情是頗為困難的,關于這方面以后還要作較詳細的說明。

問——病人自己的感受

給病人看了相,注意到了病人聲音的變化,現在要問一問病人自身的情況,與自己的親身感受了。

關于問的范圍,陳修園也編好了要點: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人渴俱當辯。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脈要參機便。

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再添片言告兒科,天花麻疹虔占驗。

由于這幾句要點,可知古代中醫的治聞,對病人事先也要經過嚴密的審察,等于現在的全盤檢查,同時已對“人”有具體徹底的了解,才好下診斷,所以中醫內科是全科的醫生,包括了小兒科、婦科等。

切——診脈

診脈是最深奧的一門學問,事實上,這是需要長久及多方面的實驗,才能有所成就的,初學的人常從診豬狗開始,試一試沒有生命的脈,是怎么一回事,再來摸有生命的脈,什么豬呀狗呀,抓到了就要摸一摸它們的脈,其中的道理,陳修園有詩如下:

微茫指下最難知,

條緒尋來悟治絲。

三部分持成定法,

八綱易見是良規。

胃資水彀人根本,

土具沖和脈委蛇。

臟氣全憑生克驗,

天時且向道從窺。

陽為浮數形偏亢,

陰則沉遲勢更卑。

外感陰來非吉兆,

內虛陽陷實堪悲。

諸凡偏勝皆成病,

忽變非常即弗醫。

只此數言占必應,

脈經補敘總支離。

醫案的奇談

清代有個有名的醫生,被人稱為天醫星的葉天士,后來許多傳奇性的驚人醫案,大多都掛在他身上。

有一次,葉天士在路上見抬格而過,棺下似沾有血漬,當時葉天士擋住,詢問棺內何人,得知是婦人因難產而死,葉天士立刻命其開棺,堅稱棺內之人未死,他可以救治。

在當時,開棺是樁大事,經葉天士全部負責始開棺。葉天士即用針灸法,在死者心口扎針治療,片刻嬰兒呱呱落地,產婦也有了活氣。

原來葉天士的判斷,產婦是一時昏厥,并非真死。

又有一天,葉天士正與友人下棋時,忽然跑來一個人,老婆難產,痛苦呻吟,請葉天士救命。

葉天士即在棋盤上抓了一把銅錢,到產婦家去了,進了大門,當即把銅錢往墻上一擲,嘩啦一聲,屋內的產婦正在苦痛時,大吃一驚,嬰兒也跟著呱呱落地了。

這真是天醫星,許多人詢問葉天士為什么,葉天士說:人人都愛錢,死也要錢,活也要錢,小孩不下世,一聽到錢聲,馬上就來了。

這雖近乎笑話,但是葉天士可能是了解產婦的緊張,用聲音轉移注意力,難怪稱他為天醫了。

三指禪

在《禮記》中有一句話:“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許多人以為,這個醫家要三代作醫生,才能請他治病。

其實這個三世,不是三代的意思,三世是指:一《黃帝內經》、《靈柩》、《素問》;二《神農本草》;三《太素》(脈理)。

精通這三項,是作醫生的必備條件。所以,不通三世者,不能算是醫生,不能服其藥。

《太素》所講求的,完全是氣脈的問題,在宋、明以后,懂得《太素》的,稱為三指禪,不但在摸脈以后能了解病人的病情,并且可以了解人的窮通富貴。脈理真是一門玄而又玄的學問,難怪稱這些人為三指禪呢。

第五章

唯心與唯物之論

任何一種學說都有其哲學的基礎,中醫的醫學當然也不例外。

有人說中醫醫理學是唯心之學,究竟醫理是否真是唯心之論,確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但中醫所謂的唯心是本體之心,是一種代號;而西方文化中的心,乃指思維冥想的作用。

實際上,中醫醫理意識與生理作用結合為一元的意思,與西方的“唯心”不能混為一談。

至于西醫,則是真正的唯物。我們可以拿機器的測察人體為依據,而證明其唯物之基礎。

西方心理的研究,往往先以猴子,或老鼠、狗作試驗,然而猴子與老鼠的心理,與人類的心理,恐怕尚有一段距離。

不論唯心也好,唯物也好,中醫也好,西醫也好,醫理學的本身,都是從受精后的形而下開始,對于生命的來源,形而上的本體,都未加了解。但是,生命的來源是最重要的,二十一世紀的醫學,必然是中西醫合流,也必定是要追尋形而上生命之根本的。

孫大夫和老虎

中國醫學史,在魏晉時期開始了新紀元,因為印度醫學、天文等于此時輸入中國,受了這種外來文化的影響,演變至唐代,印度醫學與道家醫學合流,匯成了醫學的新系統。

唐代前后有兩位大名醫,一是陶弘景,為梁武帝時人,又別稱之為山中宰相,山中的黑衣宰相,梁武帝初期凡在政治遇到疑難大事,必定要向其請教。陶著有《肘后方》等醫書。

另一位大醫生便是唐代的道家孫真人孫思邈,他不但綜合了印度的醫學,并且還融會了阿拉伯的醫學。

傳說中,龍王會變化為人,向孫大夫求醫。而最神妙的一樁傳說,是他在山中遇見老虎擋路的一幕,當時老虎張口示孫大夫,原來虎牙中夾了一根細骨,特來求醫的。他當即拿出鉗子,拔掉虎牙中之骨刺,自此之后,孫大夫來往就有老虎護衛了。

當然這件事有多少真實性,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推測的,就是孫思邈一定是一位神奇的大國手無疑。

印度醫學的說法

《內經》的理論,把人體構成,歸納為三十六因素。

印度的觀念,把人體分為地、水、火、風四大類。比如說,骨為地類,內分泌、血液等為水類,溫度為火類,呼吸為風類。

在這四大類之中,每大類的一百一十種病,四大類共有四百四十種病,比如傷風為風大類之病,癌癥為地大類之病等。任何一種病皆促人致死,如久睡而累為睡病,坐久為坐病,所以人人隨時都在病中。

我們的四大類,是不真實的,不會永遠存在的,這四大只不過是我們之所屬,而非我們之所有,四大皆空的觀念也是由此而形成的。

生命的構成

生命是如何構成的?

讓我們先看看兩千多年前印度的說法。

要有三個條件聚集在一起,才會形成新的生命,這三個條件是:卵子、精子和靈魂。

缺少任何一個因素,生命都不會構成,這叫做三緣和合。

生命構成之后,以七天為一個周期,經過三十八個七天,母體中風輪轉動,新生命就誕生了。

這個母體之中的風輪,就是中國醫學上所謂的“氣”,印度所謂的“風”。

與這種說法同時的,還有關于對一碗水中生命的觀念,就是釋迦牟尼所認為,一碗水中有八萬四千個生命的說法。

這種說法雖遠在二千多年以前,但是獲得了近代科學的證明,在顯微鏡下看到一碗水中的細菌生命,何止八萬四千。

孔子與釋迦的會議

提起了這個神秘的氣脈問題,使我們想到中國《易經》文化、埃及文化及印度文化的共同性。《易經》之七日來復,正符合了印度的佛學理論,使人感到,孔子與釋迦,在開始他們的學說宣揚之前,已在一起開過會議,商訂好了意見,然后再各自前往一處教化人民。

這當然是一個笑話,不過證明了人類冰河期的史前文化,早已達到了巔峰狀態,當前期人類毀滅之后,那極少數留下的人,以及高度發達的部分文化,又再輾轉延續罷了。

什么是氣脈

提到氣脈二字,許多人都會認為那是一種筋,或者血管之類的東西。

中醫所謂的十二經脈,確實是包括了有形的血管等等,在解剖學上來說,是肉眼可見的,人身具體的組織。

但是道家所謂的奇經八脈,與密宗所講求的三脈七輪,只是具有作用,而在人體解剖時,卻不見一物。

氣是無形而有質的,好像原子能的排列,如果拿眼前東西作比,就如生火時所冒的煙,這些煙也走一條路線,但并非在一定的管子中行進。

所以,多少年來,西方生理學,以及我們中國人,都認為氣脈是玄而又玄的玩意兒,原因就在于氣脈是看不見的。

究竟這個看不見的氣脈是什么?

它既不是呼吸之息,也不是空氣中之大氣,但在活生生的生命中,卻證實了它的無上功能,影響重大。

也許我們可以勉強稱之謂生命能吧!

奇經八脈

道家最重視的奇經八脈,就是:

任、督、沖、帶、陰維、陽維、陰蹻、陽蹻。(如右圖)

為什么稱它們為奇經八脈呢?

因為奇是數字的代號,在陰陽的觀點上來說,奇就是陽,因為此八脈影響著陽氣所走之路,故而稱為奇經八脈,所謂奇,并不是稀奇古怪的意思。

奇經八脈專管陽氣之路,這個系統,并不是十二經脈的系統,但奇經八脈卻輔助支配了十二經脈。

奇經八脈既司無形的精神,有人認為就是道家所謂的“精氣神”,這一點是有問題的。

但是中醫的理論,卻非常重視奇經八脈。

氣脈之爭

印度無奇經八脈及十二經脈之說,但在唐代傳進西藏的密宗,卻有另外關于氣脈的理論,就是三脈七輪。

在醫學的觀點上來說,氣脈就是氣脈,但在練氣功及瑜伽術者的眼中,氣脈的問題非常重大,他們認為奇經八脈不夠精細完整,三脈七輪才是正確的說法。

至于我們的道家,又認為三脈七輪無啥稀奇,奇經八脈才正確。大家爭來吵去,也有千多年的時光了,不管誰是誰非,氣脈對于針灸關系太直接太密切了。前面簡略說過了奇經八脈,讓我們也將三脈七輪作一個介紹,大家再來判斷吧!

三脈是什么

三脈是三條氣脈,即中脈、左脈及右脈。

最重要的一條為中脈,是藍色,似乎是在脊髓的中間,由頂下至海底。海底即肛門前的一片三角形地帶;密宗又稱之為生法宮,如果是女性的話,海底就是子宮。

在中脈的兩邊,有左脈及右脈,與中脈平行,距離約牛毛的十分之一。

左脈為紅色,右脈為白色。

左脈下通右睪丸,右脈下通左睪丸,女性則通子宮。

因為氣脈是交叉的,它的路線與神經有關,所以右邊病時左邊痛;左邊病時右邊痛。

不要認為中脈有顏色,有距離,就認為三脈是肉眼可見的具體事物了,那是不正確的。

從生理解剖的觀點上來說,三脈是看不見的。只有在作靜定的功夫時,氣脈通了,自己才會見到它們。

七輪在哪里

什么是七輪?顧名思義,是七處與周圍有連帶關系的地方。

所謂七輪,就是:

頂輪、眉間輪、喉輪、心輪、臍輪、海底輪、梵穴輪。

頂輪——從額頭的發際開始,往后橫拼四指的距離處,就是頂輪的位置,也就是嬰兒幼小時會跳動的部位。以道家的說法,此處在封口以前為先天,那時嬰兒不會說話,但卻表情豐富,好像有說有笑的樣子,因為嬰兒還處在形而上的境界中,與以往的精神環境保持接觸。等到頂輪封口以后,嬰兒就會說話了,而開始進入了后天的生命。

此輪又名大樂輪,在靜坐未打通大樂輪以前,等于是受活罪,腿麻腳酸,一旦打通了頂輪,腦部氣輪充滿,其樂無比。

道家稱頭部為諸陽之首,像似有大樂,頂輪有三十二根氣脈,如雨傘一樣,由間腦向外分散。

眉間輪——在兩眉之間,印堂稍下的地方,稱為眉間輪。道家修神仙,練靜坐的人,在眉間輪氣脈打通后,就會有相似神通的境界,叫作眼通。真有天眼通的人,沒有任何物質的東西可以障礙到他的視野。換句話說,閉著眼睛,隔著墻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外界的一切。

喉輪——由眉間輪向下,到喉結的地方,稱為喉輪,這里一共有十六根氣脈,像倒轉的雨傘,接眉輪諸脈,包括到上胸部的食道及氣管,這個喉輪又名受用輪。依照印度治病的方法,注重氣脈治療,喉輪的十六脈若不干凈,心中便難得安寧,煩惱多病,所以瑜伽術中有用白布清洗食道及胃部的辦法。四川治療瘧疾,也有用鮮的葛根,去皮后,以病人中指為一寸,由口腔通入食道及胃,瘧疾即愈。所以如能保持食道清潔,則可健康少病。我們喝了牛奶,在空杯子上,可以看到殘留的奶汁,牛奶尚且不過是流體而已,我們一日數餐,食道中臟亂的情形,也就同垃圾桶差不多了,焉能健康長壽。以個人的經驗,喉輪與胃壁極難保持清潔,唯一的辦法是少食。

心輪——神秘學者稱為法輪,此輪在肚臍上四寸(人身寸)的地方,共有八脈,也像雨傘一樣,向下分散。

臍輪——在臍輪的地方,是神經叢的中心,由此開始,向外分散六十四根脈,中間分散達到腰的四周,往上分散達到心輪,向下分散達腳跟。

海底輪——由臍分散的脈,接到海底輪,就是男性的會陰,臀下的三角地帶,女性的子宮口之上。

道家對生命的看法,男性一切生命的原動力,都在身體的下面,所以男性善立,如果兩膝有力而靈活,則是健康與長壽的象征,男性年老時兩腿發軟,就不是好現象了。

至于女性的生命力則在肚臍以上的部位,所以女子不善久立,而且走路搖曳生姿,就是因為下面沒有力量的緣故。

梵穴輪——前六輪都在人體之中,這第七輪,卻在人體之外。

在頂輪處四指之外的上方,離開了頭頂,就是梵穴輪的地方,在這里,人體放射出光芒。這種說法,以前認為似乎有點荒誕不稽,但是近年的紅外線攝影,已可攝到人體放光的情形,而證實了梵穴輪的可能正確性。

據說,紅外線攝影,證明任何物體都可發光,植物自然也不例外,最妙的是,當我們離開了坐過的地方三小時后,紅外線攝影,仍可攝到我們殘留在那里的放射光。

七天的變化

前面粗淺地介紹了氣脈的問題,現在談一談生命的入胎變化。

在卵子與精子結合,生命開始后,第一個七天,生成了督脈。上從間腦下達海底。第二個七天,生出左右兩眼,此后則每七天一個變化,到了三十八個七天后,嬰兒才會出世。

這也就是七日來復的道理,后天的生命、身心的變化,都是七天一個周期。如患傷寒癥的病人,七天一個變化,要經過三七二十一天才會痊愈。

你的鼻子通不通

說了半天,各種氣脈問題,歸根結底一句話,奇經八脈與三脈七輪是并不沖突的。三脈中之中脈,就是沖脈,而道家所謂的左青龍(主血)右白虎(主氣),即三脈中之左右兩脈。

前面氣脈的介紹,等于陪同大家逛了一趟西藏及印度,簡單地看看這些人體神秘學的陳列。但是,最要緊的是我們能知道如何調整氣脈,將來有機會,也許再作專門的介紹。

如果醒時發現僅右鼻通時,就是稍有疾病的前奏,正常的人,白天左鼻通(陽),夜里右邊通(陰),時間的計算是夜十一時起,到中午十一時算白天,過后則算夜間。

生命的來源問題

氣脈是根據什么在生長?靠什么在變化?

是上帝的安排嗎?是菩薩的旨意嗎?抑是自然的現象?

這是生命來源的問題,醫理本來就是玄而又玄了,再加上生命的來源,就更是玄上加玄了。

生命的來源是醫理的哲學,醫理學引導著醫學,但哲學卻引導著醫理學,所以我們也不能不追索生命來源的問題了。

第六章

碧眼方瞳是神仙

上次說到三脈時,曾指出三脈的顏色,后來有許多人來問,不知這個顏色是否在人體解剖時可以看到,如果可以看到的話,那么三脈就是一種神經或器官了,怎么能說是無形呢?

現在我要鄭重告訴各位,在人體解剖時,三脈是絕對看不見的,所謂的三脈顏色,是修煉氣脈有成就的人,在定境中,自己反視到自己體內,所看到的顏色;中脈打通時,定境中呈出一種藍色等景象,道家有一句話:

碧眼方瞳是神仙。

這就是說,修道有成就時,氣脈全通,兩眼藍色,眼瞳定而有力,發出方楞似的光芒。這句話并不證明,白種人的碧眼就是中脈已通,請大家不要誤會,因為道家是我們中國的產物。

《易經》六十四卦與七輪

在我們說到七輪時,曾提到每輪的脈數,心輪有八脈,喉輪則加倍,為十六脈,頂輪又加倍,為三十二脈,臍輪則為六十四脈。

這些脈上下雨傘形放射交接,形成葫蘆狀(見上)。

再看這些脈的數字,從八至六十四,與《易經》的八卦,演變成十六卦、三十二卦,以及六十四卦,恰好是同一原理。

《易經》是畫宇宙的現象而得,而七輪的法則,正說明了人體是一個小宇宙。

心輪的八脈,加上喉輪十六脈,加上頂輪的三十二脈,最后加上臍輪的六十四脈,一共合計得一百二十脈,配上地水火風四大類的病種,歸納出人體可能產生的疾病的類別與部位。

胍和脈

現在又說到中國奇經八脈的問題了。

“胍”字和“脈”字有沒有不同?這兩個字代表不同的意義。

但是中國古代的醫書上,都在通用,如果從氣脈的道理來講,一定要認識清楚。

“胍”:血脈之脈,代表著血管及神經。

“脈”是氣脈的意思,與血管神經有關,但并非相同。

《內經》一書中所談到的“胍”與“脈”,有時意義是相通的,其實,有的地方是講血胍,有的地方,卻是講氣脈的問題。

西洋近代文化,也有許多談論氣脈問題的理論和書籍,有許多稱之為超越的電磁波等等。

血是什么

生活在二十世紀的我們,天天聽到高血壓呀,驗血呀,血糖呀,貧血呀,種種關于血的問題。

一個青年人,去看一個中醫老先生,聽到他說病人血不清的話,不免偷偷地暗自發笑,心中下了一個斷語,認為中醫太不科學,沒有經過檢查,就說什么血清不清的問題。

其實,現代的人,都是把“血”作表面的解釋,認為就是血管中奔流的紅色東西而已。

但是中國古代的醫書上,“血”的真正含義是廣泛的。

“血”包含了人體中各種的液體,除了血管中的血以外,所有的內分泌(荷爾蒙),人體內在的各種化合都包括在內,所以中醫的一句血不清,可能意味著內分泌不平衡。

因此,我們先要了解中醫學上“血”的含義,才能深入研究。

奇經八脈和十二經脈

奇經八脈為什么如此重要呢?

在道家的經驗上來說,如果奇經八脈都暢通了,精神狀況便會達到一種超越的境界,就是:“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

奇經八脈如何才會打通?

在《黃帝內經》和道家的丹經里,曾作過一個比喻,在十二經脈氣機充滿時候,才可能流溢分散到奇經八脈之路線中,就好像一條大河,或者水庫,漲滿之后,自會流到特置的溝渠之中,可是十二經脈的氣機如何才能充滿呢?這就要靠修持的功夫和成就了。

食氣者壽

許多道書以及孔子家信上也曾說過:食氣者壽。

道家的說法是:食肉者勇而悍,食谷者慧而夭,不食者神明而長壽。

許多人認為,愛吃牛肉的民族,是富于侵略性的。它是否也是根據道家的話,不得而知。而我們食五谷的人,雖然聰明智慧,難免多病而壽促,唯有不吃的人,才能長壽,那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如此說來,我們還沒有長壽,豈不是先就要餓死了嗎?

其實,這個意思就是盡量少食而已,昨晚看見晚報上的一則科學新聞,說到西方醫學對于健康長壽的新理論,第一樁就是少食,三十歲以后尤應少吃脂肪及醣之類,他們的這種少食說法,道家在千年前就已經提倡了。

可是,提到少食或不食,卻并非一件簡單的事,如果不知道運用氣脈的原理,不食是要命的事,道家的這句話,也是在說明氣脈的重要。

前十年,本人曾作賭徒式的試驗,一共有二十八天不食的經歷,這二十八天中只飲茶水,偶爾也吃一根香蕉。在這一次的體驗中,發覺最危險的時候是第三天到第四天。

在第三天不食時,精力衰落,氣力耗完的樣子,一定要躺下了。此時最重要的是,心情坦然,要運用一種氣功,充滿胃里的氣,使胃壁不會發生摩擦而出血。

過了第四天,頭腦清醒,精神充沛,也許就有碧眼方瞳的意味。

但是二十八天中,意識習慣上的食欲卻是仍然存在的。

中國舊式的人家,時常有人把床的四腳放在活烏龜的殼上,以取靈龜長壽的吉祥,如果注意那些烏龜,幾十年不吃不喝,只是時常伸出頭來吸氣(也許同時吸食了空氣中的小蟲和微生物),靈龜會自通任脈,據說千年的靈龜,就是食氣者壽的表征。

不要被八卦所困

奇經八脈中的任督在哪里?我們常看到現代的武俠小說,隨處描寫著任督二脈,但是中國文化史上,最早提到任督二脈的,除了黃帝的《內經})外,就是《莊子》了。

《莊子·養生主篇》中庖丁解牛的寓言,便提到:“緣督以為經”,“中經首之會”。

可是《莊子》未提到任脈,有人說,《黃帝內經》實際上是戰國時代的文化,那時齊國的方士們,研究道家的傳統文化而編寫了《內經》,這樁考據的事,不在本題討論之內,但是它實在證明了醫學發展史是很有問題的。

道家認為任督二脈等于天地間之陰陽,說到這里,我認為大家應該丟掉八卦的包袱,根據這一法則而另尋科學的途徑,因為氣脈與八卦的關系,是后人在唐、宋之間硬套上去的,如果中醫仍停留在八卦的圈子中打轉,就會變成前途有限,后患無窮了。因為學醫的人精通《易經》的象數已不容易,何況象數之學與醫學聯姻,有對有不對的地方,不能太過牽強。

星棋遍布的八脈

看一看人體八脈圖,真像天空中的星斗,難怪道家稱人為一小天地了。但是,有關這一點,中醫與丹道家間理論并不完全聯系。

八脈的督脈和任脈,都起自會陰(即是密宗所謂的五法官)。上至百會穴,如果八脈配合了針灸、氣功、點穴、按摩,聯合溝通,無疑是一門新的人體生命知識的寶藏。同時也可為醫學開一新的紀元。

督脈司氣的作用,影響支配著全部脊髓神經系統。

任脈司血的作用。

治療男性的病,以督脈為重,女子則以任脈為要。

衛沖即中脈。

帶脈在中間,對于女性最為重要,凡婦科的毛病,每與帶脈有關。

陽蹻及陰蹻,陽維及陰維司人體上下部與左右肢的功能,是交叉的。

子午流注和靈龜八法的節氣問題

這是針灸的兩種方法,與穴道及奇經八脈有關,而用天干地支的方法再加配合。

但是現在使用這種方法是非常有問題的,如果弄錯了,就很嚴重。

第一,就是現在所用的二十四節氣,是否有了偏差?

在最初歷法訂定二十四氣節時,卻是非常準確的,中國是歷法、天文發達的國家,可是天體躔度的差異,星象方位不斷變化所產生的偏差,二十四節氣應常作較正,但是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和黃歷已經有幾百年沒有校正了,這些節氣,可能已偏了好多度,再以有問題的節氣作應用的標準,豈不是偏而又偏了嗎?

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時候,當時塔中有一個洞眼,是正對著北斗星?,F在從那個洞眼向外看,根本看不到北斗星。原來北斗星都偏到很遠的側方了,宇宙天體的變遷真是不可思議,歷法不快點作校正,針灸再循不正確的節氣來應用,真是茲事

上一篇:命中子女怎么看?
下一篇:巳時是什么命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

返回頂部小火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 成人深夜视频 | 好男人免费社区视频www | 18在线观看免费入口 |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另类 | 国产在线视频在线 | 久久精品五月天 | 嘿嘿连载黄色 | 久草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狠狠色丁香九九婷婷综合五月 | 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 欧美一级片在线观看 | 特黄特级高清免费视频毛片 | 亚洲图片在线欧美专区图片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一级毛片特级毛片黄毛片 | 天堂理论片|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日韩男女做性高清在线观看 |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buoke | 欧美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视频一区 | 成人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黄色网在线播放 | 高清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小说 | 久久成人亚洲香蕉草草 | 天天射天天操天天色 | 一色屋成人免费精品网站 | 中文字幕播放 | 日本中文在线 | 黄色一级片观看 | 无遮挡动漫黄漫网站在线观看 | 青草青青在线视频 | 操美女影院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 亚洲插 | 欧美00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