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大成宗譜:人尚譜系之學,家...
54
2023-07-06
解讀百家姓范姓。范氏大成宗譜,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范姓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約有468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0.36%。中國范姓一支遷居越南,現今范姓已是越南第四大姓,占越南總人口的7.5%,約678萬。
早在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代,就盛行編修宗族譜諜之風。由于門閥士族是社會的中心,門閥士族的家世格外受到重視,當時“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簿狀;家之婚姻,必由譜系”。國家設有圖譜局,置令史負責其事,譜諜起著“使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的作用,成為門閥士族等級的工具。在此情況下,社會上“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范仲淹所處的宋仁宗后期是宗族制度發展史上的一段重要時期,這時社會穩定,政治上的科舉制和經濟上的土地私人占有制已經確立,隨著宋代社會成長起來的最初幾代士大夫進入了權力和財富的鼎盛時期,他們不約而同的肩負起復興宗族制度的歷史使命。范仲淹晚年也不可避免地把精力投入到這個使命中。
皇佑二年(1050)范仲淹在處州麗水(今浙江麗水)設置了義莊,并擬訂章程日:“自麗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分子孫支流盡在,乃創義田,計族人口數而月給之?!彼位视尤辏?051),他又親自為范氏家譜作序,使范氏族譜的編修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與此同時,皇佑、至和年間,歐陽修、蘇洵也先后編寫了本家族的新族譜,為后來中國民間族譜的纂修樹立了榜樣。受范仲淹、歐陽修和蘇洵的影響,南宋修纂族譜的人逐漸多起來,保存在南宋士大夫文集中的譜序、譜跋約有數十篇之多,記載了當時族譜的體例。明清時期,由于政府奉理學為官方正統思想,族譜的修纂更加頻繁,漸漸形成了數十年一修的傳統。尤其是到了清代,大的宗族一般主張三十年一修,故時人認為三十年為一代。頻繁的修譜活動使得族譜體例更加完善。
豐城范氏編修族譜
江西豐城《范氏大成宗譜》就有宋紹興元年(1139)、紹定二年(1229)、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明景泰元年(1450)、正德八年(1506)、清雍正五年(1727)、乾隆二十三年(1758)等年代修纂的情況。
長樂范氏編修族譜
而遷居四川華陽的長樂范氏也于道光七年(1827)由十三世孫范云程主持重修,光緒九年范氏十五世孫范宗政增修,民國五年丙辰秋(1916)三修,公元二零零九年乙丑冬六修。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