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富網手機版本,“新舊之戰...
211
2023-09-17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武佩璇
6月29日,這是東方財富總市值超越券業“大哥”中信證券的第3天。東方財富目前是券商板塊總市值最高的公司。
截至6月29日收盤,東方財富的市值為3281.6億,中信證券的市值為3205.8億,二者相差75.8億。
東方財富成立于2005年,起初只是一家財經網站。而中信證券成立于1995年,早在2003年便登陸A股,此后幾年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大殺四方”各地并購,為登上券業“老大哥”做足了準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6月28日,時代財經聯系東方財富董秘辦,其工作人員對公司目前的估值并未作出評價,稱二級市場受很多方面影響。其還表示,公司正在擴充資本,通過發債來解決資金需求。
以東方財富為代表的互聯網券商近幾年發展迅猛,而以中信證券為首的傳統券商則稍顯被動。前浪與后浪的競爭已徐徐展開。
前浪與后浪時間回撥到東方財富上市的2010年3月19日,作為一個收入來源只有廣告和數據服務收入的財經網站,東方財富的市值僅為82億。當時已經在A股上市7年有余的中信證券市值1871億,是22.8個東方財富。
誰能想到,十一年后的2021年6月25日,東方財富的市值為3379億,一舉超過中信證券的3099億。這樣的格局已維持了3天。截至6月29日,東方財富的市值為3281.6億,中信證券的市值為3205.8億,二者相差75.8億。同時,中信證券的市凈率為1.72倍;東方財富則為9.35倍,為券商股中最高。
但無論從業務規模、資金實力,還是經營業績上看,中信證券的“大哥”地位無人能撼動。
6月18日,中證協公布了2020年券商業績排名,中信證券在核心凈資本、營業收入、凈利潤以及證券經紀業務收入等多項指標中位居榜首。
2020年,中信證券的核心凈資本為958.42億,而東方財富僅為219.06億,排在第20位。
從2021年一季度財報數據來看,中信證券對東方財富的碾壓也不是一星半點。報告期內,東方財富的營業收入為28.9億,歸母凈利潤為19.11億;而中信證券營業收入163.97億元,大約為8個東財,歸母凈利潤為51.65億,近乎3個東財。
那市場對東方財富的信心究竟來源于哪?
如今的中信證券就像一個龐然大物,在以資本為基礎的金融行業,它的優勢顯而易見,但值得注意的是,“太大”也會成為阻礙其成長的因素之一。
時代財經發現,中信證券一季度財務數據雖然亮眼,但在成長性上有所欠缺。2021年,中信證券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7.58%和26.73%;而在同指標下,東方財富則分別增長了71.12%和118.67%。
同時,在Wind券商板塊的49家券商中,中信證券一季度營業收入的增長率排在了第18位,歸母凈利潤的增長率排在第15位。
除了成長性,對于信息技術的投入,“老大哥”也顯得有些保守。
中信證券其實十分清楚如今的時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其在2020年年報中也曾明確表示證券行業的核心發力點仍在于科技、人才、資本三方面,科技正在重塑傳統金融服務生態。
2020年中信證券在信息技術投入方面砸了13.74億元,排名行業第3,東方財富投入了4.52億,排名行業第19位。
但如果按信息技術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來看,東方財富則以17.43%投入比例躍居第一,中信證券則只有5.11%,行業排名22位,剛剛達到行業的平均數。
圖片來源:中證協網站
除了成長性和信息技術投入,東方財富贏得市場青睞的或還有一點——其高達15.26%的凈資產收益率,位居行業第一,中信證券則只有8.68%,處于行業的中等水平。
后浪的春天到來?眾所周知,現在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依托于互聯網誕生的東方財富,是否已經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符學軍29日對時代財經表示,“券商轉型升級之后,基于互聯網發展的新券商已經從襁褓中脫穎而出。中信證券的發展,依靠的是不斷的并購,這是傳統和最有效的方式,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成為東方財富最大的優勢。”
東方財富網、股吧、天天基金為東方財富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流量,而東方財富的基金代銷業務、證券業務的持續增長,都是依靠這些流量的變現。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2021年5月12日,東方財富舉辦了一次董事長其實的交流會,會上有投資者問到,“流量逐步見頂后,如何解決長期獲客的問題?”
其實的回答只有一句,“我們目前還沒有看到流量見頂。”
也有投資者質疑,“股吧和東方財富是早期的自有流量,但作為pc時代的產品已經名存實亡,遠不如移動端的同花順做的好、用戶大。”,對此,其實回復投資者稱,PC版和wap版的流量依然非常大。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29日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互聯網券商的優勢有很多,“相比傳統券商,互聯網券商獲客成本低幾十倍,并且大大方便了客戶的交易,同時,互聯網屬性能使得東方財富的業務規模得到極大的擴展,而傳統券商則會受到擠壓。”
除了流量優勢,東方財富還不忘發展另一項“護城河”——科技。在上述交流會上,其實對公司的定位是“有牌照的技術企業,核心仍然是科技”,據此,東方財富在人事架構、領導班子做出了相應調整。5月份,東方財富突換總經理,“技術派”鄭力坤上位,此人曾負責過東方財富旗下的金融數據平臺Choice的數據終端。在2020年年報里,東方財富就明確表示,2021年將加強科技賦能作用,發力科技創新。
穩固“城墻”的同時,東方財富也在加速向外拓展。近日,東方財富將旗下港美股交易公司“東財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更名為“哈富證券有限公司”,布局港美股市場,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
后浪的困局但春天并不會這么快到來。
雖然作為后浪的東方財富在路線、定位、管理上都有了相應的布局,但作為一家金融企業,資本仍然在掣肘東方財富。
2021年以來截至目前,東方財富已發行了158億可轉債。其實表示,公司凈資產只有300多億,資金需求非常緊迫。
6月28日,時代財經聯系東方財富董秘辦,其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正在通過發債來解決資金需求,“子公司東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申請發行規模為120億元的公司債,在等待證監會審批,而母公司的158億可轉債大部分會投入到兩融業務中。”
當在東方財富盡全力擴充資本時,中信證券的資產總額已經達到了1.05萬億,是國內首家資產規模過萬億的券商,并且,中信證券仍然在擴充資本的路上“狂奔”。
6月28日傍晚,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第一大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出具的《關于全額認購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可配售股份的承諾函》,承諾將根據本次配股股權登記日收市后的持股數量,以現金方式全額認購本公司配股方案確定的可獲配股份。
圖片來源:wind
此前2月,中信證券發布了配股預案,擬向A股和H股股東,以配股形式募資不超過280億。按照其配股預案,每10股配不超過1.5股,大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持有其22.59億股。截至6月29日收盤,中信證券股價為24.8元,以此計算,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將出資84.07億元現金參與此次配股。
關于配股進展及市值被東方財富超過一事,時代財經多次致電中信證券董秘辦,但電話始終無法接通。
實際上,曾經有多個券商在估值上曾向中信證券發起挑戰,但其始終穩坐“大哥”之位。
不過,此次與東方財富的狹路相逢,卻透露些許時勢比人強的意味。新時代下,要如何不被“后浪”彎道超車,是以中信證券為代表的老牌券商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