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成都商報教育報道記者丨許雯圖據受訪者經過前期申報2022“教育影響城市”成都基礎教育EPC年度盛典網絡點贊已于12月7日正式啟動過去一年各區(市)縣教育部門辦了哪些民生實事?誰是成都教育年度難忘面孔?誰又能榮膺成都教育年度典范?我們誠摯地邀請您登錄EPC成都教育年度盛典的點贊頁面為您心中的年度教育榜樣點贊點擊圖片進入點贊通道說起中學食堂,你會想起什么?比如,在很多人的記憶里,中學時代的食堂,就是層層摞摞的不銹鋼餐盤,麻袋裝的土豆洋蔥,鋼盆里的大鍋菜,以及可能不那么美妙的味道……但是,在成都七中,當一位從教20多年的數學老師臨時受命當起食堂管理人員后,他就開始琢磨如何利用自己的數學特長,建模追蹤食堂的原材料、成本、損耗率、師生口味等數據,試圖讓食堂運轉更加高效,并讓師生們在食堂里,也要能吃出家的味道。兩年時間過去了,這位原本擬任副校長的一線數學老師,還真的在方寸食堂里,讓數學和鍋碗瓢盆碰撞出了別樣的奇妙反應。2020年,成都七中食堂由對外承包轉為自主經營,急需一名食堂管理人員,這份工作管理責任重、壓力大,誰能擔起如此重責,一時間,學校也陷入糾結之中。把全校相關人員篩選了一遍,一位數學老師進入學校團隊的視線——教了20多年數學的一線教師陳東陽。理由很簡單,陳老師具備人品好、做事細致、舍得吃苦三個顯著優點,這樣的優點正好就是食堂管理人員所必備的素養。成都七中陳東陽老師人選倒是很合適,但陳老師對此事是什么態度?最初,學校也沒有個底。有一個重要背景,陳老師在一線從教20余年,又歷經多崗鍛煉,學校原計劃是要派他以副校長身份,將七中辦學文化、理念散播到更多學校。如今卻要他從副校長變成食堂管理人員,身份的突變,恐生心理落差。但讓校方大為意外的是,在接到學校通知后,陳老師一口答應了下來。而且,陳老師一點都沒覺得管食堂是一種巨大落差。在他看來,不論身處怎樣的崗位,都是一種鍛煉,而且被需要更是一種幸福,“這并不是簡單的食堂交接工作,七中是同類學校中,最先將食堂轉自主經營的,不僅沒有可借鑒的經驗,相反,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全新的探索。能夠參與到這樣一次管理試水,也是很好的經驗積累”。牽頭的人有了,為了讓食堂工作有序推進,成都七中又專門設立了膳食處這樣的部門,包括陳老師在內,總共抽調了4名教師作為工作人員,年齡跨越老、中、青三代人,工作人員中不乏高學歷人才。團隊的認知也迅速得到了統一?!懊褚允碁樘欤程霉ぷ鳠o小事,學校在食堂管理工作中給予了我們莫大的支持,包括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任何問題,學校管理團隊都會在第一時間給出解決方案,這也使得食堂交接工作變得更為順手?!?/p>數學老師跨界食堂管理,會有怎樣的碰撞呢?陳東陽對此很坦誠:跨出第一步的時候,心里其實是沒底的。比如,一個從來沒涉足過食堂管理的人,接手前該如何先對食堂運轉情況做一個了解呢?教數學出身的陳東陽,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特長——先把食堂以前的基礎數據全部找來,匯總,并進行數據分析,以此掌握學校食堂此前情況。數據化,也由此幾乎貫穿了后續食堂的大多數管理。比如,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減少材料損耗,如何在就餐人數有浮動時,既能保證大家都能吃到飯,又能將浪費減到最小……幾乎每一個食堂的管理難題,在陳東陽心里,就是一道關于“變量”的數學應用題。比如,已知考試期間就餐人數會相對較少,那么這一天,該如何減少供餐量,既要確保來者都能吃上飯,又要保證不浪費?再者,已知一周工作日5天,通常一周前三天,用餐人數會多一些,那么前三天和后兩天的飯菜供應量該如何做出相應調整?另外,已知條件“學生都是高中生,學習節奏相對快,既得兼顧長身體,還得兼顧換花樣、換口味”,請問,一份健康的配餐中,肉和蔬菜的比例該如何配搭?一周又該如何更新菜品?陳東陽老師與學生在食堂聊天只要是轉換成數學思維,只要是跟變量打交道,那就難不倒陳東陽。比如,在經營食堂的過程中,陳東陽在收集大量基礎數據后,將數據繪制成了柱狀圖或扇形統計圖,尋找其中的特點,很快就制定出了《食堂每日常規》《食堂每周常規》《食堂每月常規》等系列方案。再比如,如何健康膳食?陳老師先是翻閱了不少營養書籍,同時又結合國家要求的配餐標準,嚴格配搭,確保師生每餐的營養供給,“既要吃好,又不能吃胖”。包括食材的成本,也被陳東陽變成了一道變量函數題。比如,什么樣的市場采購價格是最合適的?低于市場價太多是不行的,怕過度壓價導致食材質量不過關,高于市場價太多,也不行,這不利于學生需求。為此,陳東陽運用數學知識將市場價格建立起數學模型,并通過這套模型來對大眾食材管理、統計分析,找到價格的公平點位,按照此價購入,以此追求最好的性價比。當然,除了數學以外,食堂管理有時候還需要其它功夫。比如,師生們對飯菜的反饋,除了收集建議,陳東陽還喜歡悄悄觀察就餐的師生們, “看他們大口大口吃得很香,這個菜的味道說明對了,要是他們吃得皺眉了,我會和他們聊聊,菜品是哪里不對,統一意見后再進行及時改善。”可能有人會覺得,后勤管理可比一線教學輕松多了。但是,對于食堂工作來說,一定是不輕松的,而且風險點多。比如,除了食品安全等問題外,廉政把控也是重要一環?!耙粛徣煛本褪顷惱蠋煂γ棵程霉芾砣藛T的基本要求。在學校的支持下,他帶領團隊建立了系列防范食堂風險的機制,如《成都七中食堂成本核算辦法》《成都七中食堂定期審計制度》《成都七中食堂經營狀況定期公開制度》等強化食堂財務管理、經費核算,堅持不盈利,規范資金使用,定期公開食堂經營情況,保障任何步驟都公開透明。“從接管食堂的第一天,學校管理層就一直在強調要做好廉政風險把控,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負責,也是對食堂每一位工作人員的保護。”此外,他還落實了家長陪餐制、校長陪餐制、膳食委員會專題會、師生膳食工作交流會等形式和渠道,搭建家校共育平臺,提高食堂管理能力。在陳東陽老師管理食堂期間,食堂菜品也在不斷推新。按照過去的固定配餐量,如遇小飯量學生或是特殊時段胃口不佳學生則存在吃不完的情況,易造成浪費。為此,食堂推出了半份菜、碗碗拼菜等,而套餐僅提供一葷一素或兩素的基礎配置,這樣一來,既能滿足學生的不同味蕾,還能做到不浪費糧食。當然,胃口不錯的學生也不用擔心不夠吃,食堂設有添飯制度,能夠保障大家都能吃飽吃好。陳東陽老師與學生交流菜品此外,為了讓師生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食堂還創新了完全自主選餐制,巧用營銷策略,讓食堂充滿魅力。為了增強食堂對師生的吸引力,這位數學老師甚至跨界玩起了營銷。比如,擔心一成不變的東西對學生沒有吸引力,陳東陽和團隊又通過改變傳統的菜品,增加師生喜歡的“有情調”的飯菜,并通過創新售賣方式,讓師生對食堂充滿了期待。“食堂是食育教育的陣地,學生到食堂就餐不是來享受,而是來感知不一樣的教育環境。”這是陳東陽堅信不疑的理念。在他的引導下,七中食堂逐漸有了這些不成文的就餐規定:有序排隊不喧嘩;打餐后先落座較遠處,將近處位置留給后來的同學;用餐后主動將餐盤放到收餐臺;雨天用餐前將傘收好有序放入指定區域;幫助行動不便的同學打餐或主動讓座……不僅如此,他還開發了每周兩節校本課程《跟著東哥進廚房》,讓同學們學習勞動技能,體驗制備膳食的辛苦,從而珍惜糧食、尊重勞動。如今的七中食堂運轉得有聲有色,得到了師生、家長的肯定的同時,也吸引了許多學校前來參觀學習,更收獲了他們的點贊,也讓陳東陽和他的小伙伴們心里甚是溫暖,“都說萬事開頭難,我們也不例外,在食堂的轉型中,我們見過凌晨1點、2點、3點、4點的七中食堂……但能被認可,一切的努力都值了?!?/p>陳老師說,令他頗為動容的還在于一個小插曲,在初期介入食堂時,曾有朋友路過學校,希望找他敘敘舊,豈料卻被門衛師傅攔在了校門外,門衛師傅給出的理由是,陳老師真的太累了,如果沒有特別重大的事,就請暫緩一緩。“我是后來才聽朋友說起,就特別的感動,原來我們做的事被每一個七中教職工所關注著,隨之而來的是壓力更是動力,把食堂做到更好,就是我們回應師生和家長關心、回應學校關懷、回應社會關切最好的方式?!?/p>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